杜宇来时忆故山,簿书丛里且闻闲。
流传旧体湖山外,赓唱新声伯仲间。
雨霁园林莺亦喜,风轻帘幕燕知还。
苏公堤上明寒食,逸驾翩翩不可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理解其思想情感,然后逐句分析其手法、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等,最后还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来理解。
1.“杜宇来时忆故山”,意思是:杜鹃叫的时候我想起了故乡的山。杜宇:传说中蜀地之鸟;来时:指春天到来时;忆:怀念;故山:故乡的山。
2.“簿书丛里且闻闲”,意思是:在公文堆里也听见了一点闲暇。簿书:指官府的公文;闲:这里指空闲时间;且:还;闻:听见;闲:闲暇。
3.“流传旧体湖山外”,意思是:流传的是旧时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而湖光山色之外。流传:流传开来;旧体:古代诗文;湖山外:指自然景物之外;。
4.“赓唱新声伯仲间”,意思是:唱出了新的调子,与那些名流相比毫不逊色。赓唱:继续歌唱,引申为创作或吟诵;新声:新词、新曲;伯仲间:不相上下。
5.“雨霁园林莺亦喜”,意思是:春雨初晴,园林中的黄莺也很高兴。雨霁:雨后放晴;园林:花园、园子;莺:黄莺,一种鸟类;亦:也;喜:高兴。
6.“风轻帘幕燕知还”,意思是:微风吹拂着窗帘,燕子知道春天来了,就飞回来了。风轻:风很轻;帘幕:窗帘和帐幔;知还:知道回来,即归来之意。
7.“苏公堤上明寒食,逸驾翩翩不可攀”,意思是:清明节那天在苏公堤上赏花,看见皇帝的车驾从眼前经过。苏公堤上:苏公堤,在杭州西湖苏堤上;明:清明时节;寒食:寒食节,古代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前一二日;逸驾:车驾,指帝王的车马;翩翩:轻盈的样子;不可攀:无法靠近。
8.赏析: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一首诗,写诗人在清明时节,观赏风景时的所思所感。开头四句以景起兴,写诗人看到杜宇(杜鹃)鸣叫,想起故乡的山川,又听到朝廷里的公务声,不禁感慨万分。中间四句写诗人听到新声,唱出新调,与那些名士们相比毫不逊色,但想到自己年事已高,却只能空怀壮志,不能实现。后面两句写春天来了,黄莺在园林中欢快的歌唱,燕子从南方归来,诗人在苏公堤上观赏美景,见到皇帝的车驾从身边经过,感叹自己年老体衰,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驰骋疆场,只能望洋兴叹。
9.译文:
杜鹃声声唤我回故乡,我在忙碌的公务之中偶尔听到些许闲暇。流传的是旧时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而湖光山色之外还有更多。
春风一过,园林中的黄莺也很高兴,燕子从南方归来,我也回到家乡。苏公堤上明寒食,逸驾翩翩不可攀。
赏析:
此诗首句以景起兴,写诗人看到杜宇(杜鹃)鸣叫,想起故乡的山川,又听到朝廷里的公务声,不禁感慨万分。中间四句写诗人听到新声,唱出新调,与那些名士们相比毫不逊色,但想到自己年事已高,却只能空怀壮志,不能实现。后面两句写春天来了,黄莺在园林中欢快的歌唱,燕子从南方归来,诗人在苏公堤上观赏美景,见到皇帝的车驾从身边经过,感叹自己年老体衰,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驰骋疆场,只能望洋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