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虫微细欲何为,却与鹏抟共一机。
须信人心关造化,蜻蜓能点蝶能飞。
【注】瑞宁:指南宋末年著名诗人刘克庄。
候虫微细欲何为,却与鹏抟共一机。
候虫:即蟋蟀,古人认为它们能知时令,所以叫候虫。微细:微小。
却:反而、却要(表示转折)。鹏抟:传说大鹏鸟能飞九天,抟就是抓住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蝉的翅膀可以高飞九万里。
须信人心关造化,蜻蜓点水蜻蜓点水:蜻蜓在水面上飞行时,用尾部的小圆点轻触水面,然后立即飞走,这种动作叫做“蜻蜓点”。
蜻蜓能点蝶能飞。
比喻人的意志可以影响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和变化。
赏析:
这首七绝,前四句写秋日草虫的生活,后两句议论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平易通俗,形象生动传神。
首句“候虫微细欲何为”,描写了蟋蟀的细小和它的活动范围。它虽小,却有自己的生活规律,而且非常勤奋,时刻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
次句“却与鹏抟共一时”,这是作者对蝉鸣的拟人化描述,将蝉鸣比作大鹏鸟的飞翔,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四句是议论抒情。“须信人心关造化”,这是作者的感慨之音。他相信人们的思想和意志可以决定自然万物的命运,就像人的意志可以影响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和变化一样。
最后一句“蜻蜓点水蜻蜓点水”,这是作者的赞美之情。他用蜻蜓点水的形象来赞美人们的意志可以影响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和变化,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含义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