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京洛净风沙,几见屏开落墨花。
故国似人犹可喜,秾肌何况谢铅华。

注释:

北方馆邸的屏风都是画有落墨牡丹。

停在京洛的尘土中,见到屏风上开屏的落墨牡丹。

故国如同人一样尚可喜,浓艳的肌肤何况比铅华更艳丽。

译文:

北国的驿站、宾馆的屏风都画有牡丹。

停在京洛的尘土中,见到屏风上开屏的落墨牡丹。

我的祖国就像一个人一样,尚且可以让人感到喜悦,何况是那么鲜艳的皮肤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写于洛阳时。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北国风光图景。首句“北方馆驲屏风皆画落墨牡丹”,点明了北国之地;“馆驲”是指古代驿馆的亭台,“屏风”是指古代官家所建的隔断,用以障风沙。这句写出了诗人对北方的熟悉与喜爱。后一句则进一步写到了“京洛”,即长安,洛阳在长安之东。这两句诗把北国风光写得非常真切,也表达了诗人热爱北方的情感。

颔联两句,从“几见屏开落墨花”到“秾肌何况谢铅华”,诗人笔锋一转,由描写北方风光转入了对故乡生活的追忆和对友人的怀念。“几见屏开落墨花”的意思是说,我多次看到屏风上画的落墨牡丹。这两句诗以“几见屏开落墨花”为起兴之词,引出了下文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故国犹可喜”意思是说,即使我的故乡像人一样可爱,我也会感到非常高兴。“秾肌”(指牡丹)更何况像谢(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那样艳丽呢?“秾肌”指的是牡丹的艳丽肌肤。这里用“何况”一词来强调自己对于故土的喜爱之情。“秾肌”和“谢铅华”两个词语之间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最后两句,诗人再次回到现实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故国似人犹可喜”意思是说,即使我的故乡像人一样可爱,我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这里的“人”指的是诗人自己的故乡。“秾肌何况谢铅华”则是说,更何况那如牡丹般艳丽的肌肤呢?这里诗人用“何况”一词来强调自己对于故土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