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凭高不易裁,阳和唤得故人来。
自怜梅萼成孤绝,借与春风一色开。
秋思凭高不易裁,阳和唤得故人来。
自怜梅萼成孤绝,借与春风一色开。
注释:
- 秋思凭高不易裁:在秋天的高处思考时,情感难以被言语完全表达,只能寄托于自然之中。
- 阳和唤得故人来:温暖的阳光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将远方的朋友召唤而来。
- 自怜梅萼成孤绝:我因为梅花(或特指白牡丹的花瓣)的孤傲而感到惋惜。
- 借与春风一色开:我将这股春风借来,使得白牡丹在春天中也能盛开如初,展现出同样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扬州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首句“秋思凭高不易裁”通过“秋思”一词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人在高处凝望,似乎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心中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是深远且难以言喻的。
次句“阳和唤得故人来”则转换了视角,从个人的内心世界转向外界的自然景象,阳光如同一位使者,成功地唤醒了远方的朋友。这里的“故人”既指现实中的朋友,也可能隐喻着那些能带来光明、温暖或希望的人。
第三句“自怜梅萼成孤绝”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个人感受。白牡丹的花萼(未开放的花朵)因其独特性而显得孤傲不群,诗人因白牡丹的这种特性而生出一种自我怜悯的情绪。
最后一句“借与春风一色开”,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将白牡丹与春风联系起来,暗示白牡丹在春风的滋养下也将开放,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转变——从孤独到接纳,从哀愁到希望。
《扬州席上次蒋右卫韵赋白牡丹二绝》不仅仅是对白牡丹的描写,更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的诗歌。它让我们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困境中找到新的开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