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风云会,三生柱石缘。
罕闻流渚旦,同在降嵩年。
天意开皇极,神谋属钜贤。
中和垂节后,嗜欲兆开先。
象应魁三近,声蜚第一传。
十年登鼎铉,四海入陶甄。
轻重朝廷寄,安危将相权。
朔方频借问,南国小回旋。
再入仪刑肃,周询眷倚专。
折冲声色外,燮理冕旒前。
照曜冰山泮,调和玉烛圆。
帝方张挞伐,天欲靖烽烟。
机会宁容发,功成即济川。
长城端有托,寿域定无边。
不用霞觞祝,唯应宝札编。
升平天下宰,阴德地行仙。
霁色归桃李,韶光并管弦。
深为修禊日,全似浴沂天。
但乐垂裳化,难酬补衮妍。
清风时入抱,聊写穆如篇。
【注释】
①上梁:指登高。丞相寿:祝贺国相的长寿,即祝寿。②千载风云会:意谓千年前的风云人物会聚,指国家兴亡、英雄辈出。③三生柱石缘:意谓与某人有三世之交。
④降嵩年:指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至天宝十四载(755年)年间,李林甫任中书侍郎、集贤相士,主持中枢政务近二十年。⑤重:指对国家大事的重视,也指对宰相的信任,“朝廷寄”即指此。⑥危:指危殆,这里指国家安危,将相权即指此。⑦朔方:即今甘肃一带,借问:指向人打听、探询。⑨仪刑:指法度准则。肃:指严肃、庄重。⑩周询:指广泛征询意见。眷倚:指信任倚重。专:专一、专诚。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国相之寿的七律。全诗内容涉及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体现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境界。
首联:“千载风云会,三生柱石缘”。诗人首先以“千载风云”“三生柱石”来概括国家历史发展的大背景,意谓国家兴亡是千载难遇的大事,而与国家同命运的人更是三生有幸,因此要时刻牢记为国家效力的责任。
颔联:“罕闻流渚旦,同在降嵩年”。诗人接着从个人角度写,意谓自己能有机会参与国家的政事,实属难得,应珍惜这个机会。同时,他也表明自己愿为国效力的决心。
颈联:“天意开皇极,神谋属钜贤”。诗人认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皇帝的英明决策,也离不开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的辅佐,他们才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尾联:“象应魁三近,声蜚第一传”。诗人最后用典,意谓国家的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是上天的旨意,也是国家领导人的功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期待和祝愿。
这首诗是一篇祝贺国相之寿的政治性长篇祝寿之作,其思想内涵丰富,艺术表现手法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