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家乐幽独,世路自尘埃。
丈室何人到,重门尽日开。
石泓泉滴沥,竹径月徘徊。
多谢相招意,江湖归去来。
招隐堂
僧家乐幽独,世路自尘埃。
丈室何人到,重门尽日开。
石泓泉滴沥,竹径月徘徊。
多谢相招意,江湖归去来。
逐句释义:
僧人喜欢独自清静的生活,世俗的道路充满尘埃。
谁能够进入这丈室(指僧房)呢?所有的门户都敞开着。
泉水从石上流淌下来,竹子小径上的月光来回徘徊。
非常感谢你的邀请,我要回到那江湖之中了。
赏析:
这首诗以“招隐堂”为题,描绘了一个宁静、幽雅的禅宗寺院。诗人通过对寺院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看法和追求。
第一句“僧家乐幽独,世路自尘埃”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僧侣们能够远离尘世的纷扰,享受心灵的宁静。同时,他也认为世路上充满了尘埃,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
第二句“丈室何人到,重门尽日开”进一步描绘了寺院的宁静氛围。诗人想象着只有那些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能进入这样的寺院。而且,寺院的大门总是敞开的,欢迎所有愿意寻找内心宁静的人前来。
第三句“石泓泉滴沥,竹径月徘徊”则是对寺院内部景观的描绘。石泓中的泉水潺潺流过,竹径上月光斑驳地洒在地上,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这里的景色与世路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寺院的清幽和宁静。
第四句“多谢相招意,江湖归去来”则是诗人对邀请的回应。他感谢那位邀请他来这里的禅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江湖生活的向往。他认为,虽然寺院给了他宁静和安宁的感觉,但江湖的生活更能让他找到内心的自由和快乐。
这首诗通过描绘寺院的宁静和美好,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看法和追求。它既表现了禅宗对于心灵宁静的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人生的思考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