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策徐行山水间,天然新句得非难。
鸣鸠报雨天欲晓,紫燕哺雏春尚寒。
物外胜游方自适,枕边幽梦忽惊残。
士村他日寻陈迹,却记曾为内府官。
【注释】
①乙巳:宋哲宗元符二年(1098)。八月二十九日:指八月九日。
②宿内府:在皇宫的官舍留宿。梦过村落:夜梦经过村落。循溪而行:沿山溪而行。问路旁人家:问路旁人家是什么地名。此云何:这是什么意思呢。曰:是士村。涉溪入山崦:渡过溪水进入山坳。谓同行:对同行的人说。曰:这是可写诗的地方。因得鸠燕二句:因而得到”鸠燕”和”莺莺”两个词句。既觉足之以为异日之观:觉得满意,认为今后还可以观赏。
③杖策:手执拐杖。徐行:慢走。山水间:山水之间。天然新句:自然而新颖的句子。得非难:难道不容易得到吗。
④鸣鸠报雨天欲晓:清晨,喜鹊报雨的叫声刚要叫响。天将明。紫燕哺雏春尚寒:燕子正哺养着雏儿,春天还未暖和。
⑤物外胜游:物外胜游,即在大自然中游览胜过了宫廷中的游玩。方自适:才感到舒适。枕边幽梦:枕头边的幽雅的梦。忽惊残:忽然被惊醒了。
⑥士村:古村落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为宋代文人苏轼、苏辙兄弟的家乡。他日寻陈迹:日后寻找旧地的遗迹。陈迹:陈年往事的踪迹。曾为内府官:曾经做过皇宫的官员。
【赏析】
本诗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8)八月九日。当时诗人任太常博士,在京任职。八月二十九日,诗人宿内府,梦过村落,循溪而行,问路旁人家。时值早春,天气寒冷。途中偶遇“鸣鸠报雨天欲晓”,诗人不禁欣然有感。遂写下这首《梦游嵩阴》诗。
诗的首联“杖策徐行山水间,天然新句得非难?”是诗人对梦中游历嵩山的描写。诗人用“杖策徐行”形容自己悠然自得地漫步在山间林野之中,“天然新句”是指梦中所见景物与平时所见大不相同。诗人用“得非难”表达了自己对于梦中美景的欣赏之情。
第二联“鸣鸠报雨天欲晓,紫燕哺雏春尚寒”,则是诗人对梦中景色的进一步描绘。“鸣鸠报雨天欲晓”,描述了晨曦微露时分,鸟儿们开始忙碌起来的景象。而“紫燕哺雏”则描绘了燕子在春天依然寒冷的环境中哺育小燕子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联“物外胜游方自适,枕边幽梦忽惊残”,则是诗人对梦中游历的体验进行了总结。诗人认为在大自然中游览胜过了宫廷中的游玩,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所在。同时,诗人也感叹自己曾经担任过皇宫的官员,如今只能在梦中回味当年的情景。
最后一句“士村他日寻陈迹,却记曾为内府官。”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感慨。诗人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追寻过去的足迹,同时也能够回忆起自己曾经在皇宫中度过的那些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