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人家小女儿,凛然高节见临危。
委身甘死凶人手,转眼犹怀大母慈。
天子早曾加宠赐,邑官今为立新祠。
若教娥与名俱没,畏敌忘亲未可知。

【注释】

越州:今浙江绍兴。孝女朱娥,为唐代越州人。她年方十岁时,被仇敌杀死。

临危:面对灾难。

委身:献出身体。甘死:心甘情愿去死。凶人:指仇敌。

大母:母亲。慈:慈爱。

天子:指唐玄宗。宠赐:恩赐。邑官新祠:指为她建的庙。立:建立。

恐:恐怕。

【赏析】

朱娥,字幼安,唐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年仅十周岁,父母被杀,由姑父收养。姑父死后,随舅家生活,并改姓为郑氏。十六岁时,被仇人杀害。后被其姑丈表弟发现,葬在越州城西。唐睿宗景云元年(710),追封为“孝节夫人”,建庙号“朱氏庙”。

诗中描写了这位年仅十岁的小女子的高尚品德和英勇牺牲的精神。

首句:“十岁人家小女儿,凛然高节见临危。”这一句是说,朱娥是一个只有十岁的小女孩,但她身上所表现出的气度和节操却十分高超,显示出她在面临灾难时毫不畏惧的样子。

次句:“委身甘死凶人手,转眼犹怀大母慈。”这一句是说,朱娥虽然已经将自己的身体献给了仇人,但她的心中仍然怀着对母亲的深深思念。这句诗表现了朱娥的坚贞不屈和对家庭的眷恋之情。

第三句:“天子早曾加宠赐,邑官今为立新祠。”这一句是说,唐睿宗曾经因为朱娥的孝顺而给予她恩惠和宠遇;如今,为了纪念她的贡献,人们在越州为她建立了一座新的祠堂。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朱娥的敬仰和对她的怀念之情。

末句:“若教娥与名俱没,畏敌忘亲未可知。”这一句是说,如果朱娥的名字也随着她的去世而一同消失了,那么人们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尊敬她、怀念她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朱娥的赞美和对她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