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西陲已清切,还舆北道却盘桓。
当官未觉家风远,抗疏要令边计宽。
世俗多应笑公拙,我曹徒解叹才难。
但将名节为亲寿,何止平反一笑欢。

注释:持节西陲已清切,还舆北道却盘桓。

当官未觉家风远,抗疏要令边计宽。

世俗多应笑公拙,我曹徒解叹才难。

但将名节为亲寿,何止平反一笑欢。

赏析:这首诗是李彦在送别好友李彦礼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好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未来的祝福。

首句“持节西陲已清切”,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李彦手持朝廷颁发的节杖,已经平定了边疆,使得国家安定。这里的“清切”一词,既表现了边疆的平静,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的欣慰之情。

第二句“还舆北道却盘桓”,则展现了李彦在归途中的犹豫不决,他不愿意离开这片充满回忆的土地。这里的“却”字,表现出了李彦内心的挣扎和不舍。

第三句“当官未觉家风远”,则是对李彦的一种评价。他认为自己虽然在官场上有所成就,但是却忘记了家族的传统,这是值得反思的地方。这里的“家风”二字,指的是家族的传统和规矩。

第四句“抗疏要令边计宽”,则是对李彦的一种赞扬。他敢于向皇帝提出建议,希望能够放宽边疆的战事,这是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这里的“抗疏”二字,指的是向皇帝上书陈述意见。

第五句“世俗多应笑公拙”,则是对李彦的一种讽刺。他认为世人都认为他的才能不够,这是对他的一种批评。这里的“公拙”二字,指的是他的才能不足。

最后一句“我曹徒解叹才难”,则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他认为自己的才识还不够强大,需要不断的努力提升自己。这里的“我曹”二字,是指他们自己。

整首诗通过描绘李彦在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其未来的期望和祝福,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出李彦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自己的决心和勇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