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琴馀暇即湖山,飞鹢传觞缥缈间。
只恐双凫朝帝所,不容长伴老人闲。

乙巳五月十八日,沈元鼎在昭庆寺招请许景衡用餐后,一同登上白莲望湖楼泛舟。船过灵芝山时,许景衡稍作停留,眺望远方的孤山,并写下七绝句一首。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鸣琴之余暇即湖山,飞鹢传觞缥缈间。

只恐双凫朝帝所,不容长伴老人闲。

此诗是诗人在友人沈元鼎的邀请下,与许景衡共同游览西湖美景并泛舟湖上的一次经历。诗人在泛舟过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景和生活的宁静。他感叹自己能够与这样的美景相伴,不禁产生了一种愉悦和满足的感觉。同时,他也为能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而感到高兴。

首句“鸣琴余暇即湖山”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鸣琴,代表着音乐与和谐,余暇则指闲暇之余的时间。当诗人在空闲之余,便去欣赏湖光山色,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鸣琴余暇,不仅意味着时间的充裕,更象征着心灵得到了慰藉和放松。

第二句“飞鹢传觞缥缈间”,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意境。飞鹢,指的是飞翔的鹢鸟,象征速度与自由。觞,古时的一种饮酒器具,这里可能是指酒杯。缥缈间,表达了景物在视线中的忽远忽近,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里的环境既宁静又充满变化,仿佛置身于画中,让人流连忘返。

第三句“只恐双凫朝帝所”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双凫,指的是两只鸳鸯,此处暗指夫妻或情侣。朝帝所,意味着向着皇帝所在的地方飞去,象征着追求、向往或憧憬。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远方的向往。他担心自己的这种追求会打扰到他人或被误解,因此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担忧。

尾句“不容长伴老人闲”则是一种无奈与感慨。老人闲,指的是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不容长伴,表示不能长久地陪伴老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遗憾和不舍之情。他不愿意自己的追求和忙碌影响到老人的幸福生活,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思。

《乙巳五月十八日沈元鼎招饭昭庆登白莲望湖楼泛舟过灵芝少憩孤山下七绝句》不仅是一次自然景观的赏析,也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在西湖美景中感受到的宁静与愉悦,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生活的深思。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内涵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