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首初来北斗峰,直穿山腹作玲珑。
石间蜕骨痕犹在,渊底藏珠水更通。
霖雨几时岩墅去,卧龙底处草庐空。
眼中要识真英物,寓迹何劳想下风。

【注释】

矫首:仰头。北斗峰:指庐山的北山,因山形如同北斗星座而得名。玲珑:形容山峰高峻挺拔,如玉雕般晶莹剔透。石间:山间的岩石缝隙中。蜕骨痕犹在:指石缝中还留有龙隐岩的遗迹。渊底:深渊底部。藏珠水更通:指深潭中的水更加清澈。霖雨:久雨。几时:何时。卧龙底:指隐居的地方。草庐:指隐者居住的小屋子。寓迹:寄居或隐居。何劳想下风:无需羡慕别人,自己也可以安于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七绝写庐山北山的名胜古迹——龙隐岩,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意境优美,格调清新,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首句“矫首初来北斗峰”,点出诗人仰首望见北斗峰的情景;“直穿山腹作玲珑。”则描绘出峰峦巍峨、山势陡峭,诗人攀登其上,一路攀缘而入的雄阔气势。这两句为后文写龙隐岩作铺垫。

次句“石间蜕骨痕犹在”和前两句呼应,写诗人在山间岩石缝隙中发现了龙隐岩的遗迹,并由此联想到此地曾经有过一位隐士在此居住过。

第三、四句“渊底藏珠水更通”,写诗人在山涧幽深处发现一条小溪,溪水清流明净,与前两句所描写的山石、岩石、岩石缝隙、山腹、深潭、水潭等景象相映成趣。

末两句“霖雨几时岩墅去?卧龙底处草庐空”,以反问的形式写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他想象着如果自己也能像那位隐士一样在这里定居下来,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这首诗以优美的意境、清新的格调、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