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扁庵为倦,斯名恐未然。
醉巾频漉破,游屐几磨穿。
新种竹都活,旧栽花更妍。
门前春水涨,催发孝廉船。

【注释】

倦庵 :作者自号。

扁庵:为僧时,常在寺院中结茅而居,故称僧室为“扁庵”;后因避讳,改用“倦”。

漉破:把巾浸湿拧干,反复多次的动作,这里指饮酒。

屐(jī):木底鞋。

更妍:更加艳丽。

孝廉:汉代举荐孝子廉吏的察举制。

【赏析】

这首七绝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平实无华的语句刻画出作者自号倦庵后的禅心和闲适生活。

首句说,我自号倦庵,这名字大概还不合适吧。作者自嘲其名,也表现其心境。第二句说,我醉了多次酒,但酒巾却总是被拧得皱巴巴巴,足见作者好酒而又爱清静的性格。“游屐几磨穿”写自己行走之勤,足见其不事生产,只是游山玩水,寄情山水。第三句写新种的竹子已经长出了嫩绿的叶子;第四句写旧栽种的花又开得更加鲜艳了。两句诗通过景物的变换来衬托出作者心情的变化和闲适的生活。第五句写门前的水塘里的水涨满了,催发了作者准备乘船去游览的心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细致生动,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此诗是题在自号倦庵的庵壁上的。“倦”字点出了作者自号的原因,即厌倦尘世的纷扰,追求一种清静恬淡的生活方式。首二句说自己虽然自号倦庵,但这名字恐怕还不适合自己。三、四两句进一步发挥这种看法。“屡漉巾”,说明经常喝多酒,所以酒巾总是皱巴巴的。“屐几穿”,说明走路特别勤快,以至于木屐都被磨破了好几双。“新”、“更”二字,写出竹与花的新长新发、日益繁茂,也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愉悦、闲适与满足。最后两句描绘出作者准备出游的情景,水涨舟横,春光明媚,正是出游的好时机,不禁使人感到一种惬意之情。

此诗写得平淡自然,语言浅易易懂,但却能让人读出一种闲适、宁静、愉快、舒畅的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