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空阔海云开,浙水东西隔岸隈。
我到龙山呼渡晚,谁从渔浦趁潮回。
蓦惊塞雁声嘹呖,静看沙鸥独往来。
山外中原皆在望,英雄谁肯便心灰。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畔的美景和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下面是逐句解释:
“苍茫空阔海云开,浙水东西隔岸隈。”
注释:天空显得开阔而辽阔,海面上的云雾散去了,钱塘江(浙水)两岸的景色被分隔开来。
赏析:首联描绘了宽阔的钱塘江面以及它两岸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略显寂寥的氛围。“我到龙山呼渡晚,谁从渔浦趁潮回。”
注释:我来到龙山时已是傍晚,谁能趁着潮汐在渔浦回来呢?
赏析:第二联通过描述诗人与自然景象的互动,展现了诗人的行踪和心境,同时也表达了对归家或亲人团聚的向往。“蓦惊塞雁声嘹呖,静看沙鸥独往来。”
注释:突然听见远处有塞外的雁叫声,静静地看着沙鸥自由地来回飞翔。
赏析:第三联进一步描绘了钱塘江边的景致,同时引入“塞雁”这一意象,增添了一丝边疆气息,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山外中原皆在望,英雄谁肯便心灰。”
注释:在山的外面可以看到中原地区,英雄中谁会放弃自己的雄心壮志呢?
赏析:最后一句抒发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期待,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首诗通过描绘钱塘江畔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个人情感,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