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闲中日最长,薰风拂拂透修廊。
半窗槐影侵书叶,一曲蝉声送夕阳。
强把茶瓯醒困眼,久无诗债抖枯肠。
何妨自取离骚读,且向斋炉爇晚香。

【注释】

斋中:在书斋里。

惟:只;只有。

闲(xián)中日最长:只有闲暇的时候,太阳才显得格外地长。

薰风拂拂透修廊:薰风轻轻地吹着,透过走廊。

半窗槐影侵书叶:半扇窗户,槐树的影子映在书卷上。

一曲蝉声送夕阳:一声蝉鸣伴随着夕阳西下。

强把茶瓯醒困眼:勉强端起茶碗来清醒眼睛。

诗债:指作诗的债务,这里指作诗的负担。

抖枯肠:形容作诗时苦思冥想、搜肠刮肚的样子。

何妨自取离骚读:不妨自己去读《楚辞·离骚》。

且向斋炉爇晚香:暂且到斋炉上点上一点晚香。

【译文】

书斋里,只有闲适的时候,太阳才能长得特别长,薰风轻轻地吹过走廊,槐树的影子映在书的页边。

半扇窗户,槐树的影子映在书卷上,我听到一声蝉叫,伴着夕阳缓缓下山。

勉强端起茶碗来清醒眼睛,长久没有诗歌的债要还,让我抖擞精神去吟诗,不要耽误了读书。

何不自己取来《楚辞·离骚》来读一读,暂且到斋炉上点上一点晚香。

【赏析】

这首诗是写于作者隐居山中书斋的生活。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幽静的山林书屋图。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中间四句用典。全诗意境清雅,格调恬淡。

“惟有闲中日最长,薰风拂拂透修廊。”首二句写景,写出了书斋环境之优美和自己的心境之闲适。“惟”即“只”,“有”“只”音同形近,容易混淆。“惟有”二字是此诗的关键词。只有当心无旁骛的时候,才能领略到自然之美。而“惟”字又暗含了一种对世事的超脱和对名利的淡漠。“唯有”,也隐含了一种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与感慨。“薰风”是指和煦的春风。它轻轻吹拂着修长的廊柱,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这一句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宁静的气氛。

“半窗槐影侵书叶”,写的是夏日的景色,给人以一种清凉之感。“半窗”,指的是书屋中的一扇小窗户。这里的“侵”字,形象地描绘出了窗外的阳光斜射入屋内,给室内带来一片明亮的情景。“槐影”,指的是槐树的影子。这句诗写的是槐树上的影子投射在书本上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一曲蝉声送夕阳”,写的是夏日黄昏时分的情景。“一曲”指的是悠扬的蝉声,给人以一种宁静的感受。“送夕阳”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这里的“送”字,既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也表达了生命的易逝。

“强把茶瓯醒困眼”,写的是夜晚的休息情景。“强把”指的是勉强地去做某事,这里指的是勉强地喝茶来提神。“困眼”则暗示了夜晚的安静和平静。这里的“困”字,既表达了夜晚的寂静,也表达了内心的疲惫。

“久无诗债抖枯肠”,写的是作诗的困境和内心的挣扎。“诗债”指的是作诗的债务,这里指的是作诗的压力和负担。“抖枯肠”则暗示了作诗的过程是艰难而又漫长的。这里的“抖”字,既表达了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也表达了对诗歌的敬爱和向往。

“何妨自取离骚读,且向斋炉爇晚香”,写的是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这里的“自取”指的是主动地去读《楚辞·离骚》,而“爇晚香”则是暗示了夜晚的宁静和安详。这里的“何妨”则表示诗人对于诗歌的追求是无所顾忌和毫不畏惧的。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生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意境清雅,格调恬淡,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