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西风把别杯,知君黄色上眉催。
浙江莫道音书隔,一日潮声两度来。
【注释】
曾:曾经;西风:秋风;别杯:别酒。指送别之时,在秋风中喝过离别的杯酒;知:知道;君:你;黄色:菊花的颜色;眉催:眉间皱纹。用“黄菊”代指人;莫:不要;潮声:江潮的声音;两度:两次。指浙江的潮水声音。
【赏析】
这首七绝,前两句是说,你我虽然分别,但你头上的白发已催促我老去。后两句是说,不要说浙江潮水隔了千山万水不能来,一日之间,浙江潮水就会从东边涌到西边。全诗以送别为题材,但并没有写什么离愁别绪,而是写诗人与友人相别之后,思念友人的真挚感情。
首句写别筵上的情景。秋风萧瑟,秋意浓重,此时此地,举杯饯别,自然令人心伤。所以诗人要劝酒,希望友人开怀畅饮,一醉方休。“曾向西风把别杯”,是说在西风飒飒的秋天里,诗人举杯向友人饯行。西风,即秋风,这里借西风代指秋风和天气。《文选·潘岳<秋兴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李善注:“萧瑟,凉风也。”又《古诗》:“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岁有其物,物有其象,世有其才,才有其象,象有其材,材有其气,气有其数。”这里借用了“西风劲”三字,形容秋风肃杀,天气寒冷,正可作别时饮酒助兴。“把”字是动词“持、拿、握”之意。“任鼓院”,任地,随意的意思。“鼓院”,即院落,可以击鼓奏乐的地方。这句诗是说,在西风萧瑟的日子里,诗人举杯劝饮。
次句是说,我知道,你的头上已经生出银白色的头发了。“眉催”是说眉毛已经皱起,表示年高了,这是古人对衰老的常用比喻。“黄色上眉催”,是指人的鬓发由黑转白,眉毛由青转黄,这是衰老的表现。“催”,就是催发、催生的意思。
第三句是说,不要担心浙江的潮声隔着千山万水不能传来。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钱塘江大潮为天下奇观,每年八月十八日左右,钱塘江大潮最为壮观,气势磅礴,声如雷鸣,故称“钱塘潮”。潮声,指钱塘江的潮水声。潮声能穿越重重山水,传遍千里之外。
第四句是说,不要说浙江的潮水隔了千山万水不能来,一天之内,浙江的潮水就会从东边涌到西边。“莫道”,不要说的意思;“一日潮声两度来”,指浙江的钱塘江潮水一年中两次涨落,一次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一次在八月十八日左右。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说明钱塘江潮水的汹涌澎湃,不可阻挡。
这首诗写于作者赴杭州任通判时。诗的前半篇写别筵上的赠言,表现友情深厚;后半篇抒写对方衰老,自己思念之情。语言朴素明快,情真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