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忧遂成阴,昏色遍苍莽。
我醉忧已忘,天地当开朗。
何以酒醒后,犹然在檐上。
云是方春时,暗助草木长。
凝阴而无阳,亦非善培养。
岂因世道非,寰宇盈魍魉。
日月不照临,星辰羞布象。
每睹万类心,俱称上天广。
移转亦何难,梦梦如抱怏。
地底周雷声,骄乌绝心想。
四望如无馀,举意同罗网。
安得最高峰,云外独来往。
苦雨
积忧遂成阴,昏色遍苍莽。
我醉忧已忘,天地当开朗。
何以酒醒后,犹然在檐上。
云是方春时,暗助草木长。
凝阴而无阳,亦非善培养。
岂因世道非,寰宇盈魍魉。
日月不照临,星辰羞布象。
每睹万类心,俱称上天广。
移转亦何难,梦梦如抱怏。
地底周雷声,骄乌绝心想。
四望如无馀,举意同罗网。
安得最高峰,云外独来往。
解析:
“积忧遂成阴,昏色遍苍莽。”: 这句表达了由于长期的忧虑和压抑,天空变得阴暗,整个景象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象征了心情的沉重与不明朗。
“我醉忧已忘,天地当开朗。”: 诗人通过饮酒暂时遗忘烦恼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景观恢复清明的希望和向往。
“何以酒醒后,犹然在檐上。”: 尽管通过酒精暂时忘却了烦恼,但诗人清醒后仍发现自己仍然停留在屋檐之上,暗示了现实的困境并未因逃避而得到解决。
“云是方春时,暗助草木长。”: 云彩仿佛是在春天的时候悄然出现,为大地带来了生机和生长的力量。这反映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微妙关系,以及大自然对生命复苏的重要作用。
“凝阴而无阳,亦非善培养。”: 这里的“凝阴”可以理解为长时间的阴冷天气,而“无阳”则意味着缺乏阳光。这样的环境并不利于万物的生长,强调了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岂因世道非,寰宇盈魍魉。”: 诗人质疑为何在恶劣的世界中(世道非),却依然有这么多邪恶存在(寰宇盈),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黑暗的不满。
“日月不照临,星辰羞布象。”: 这里通过对比日出和日落的光明与星辰的暗淡,表达了即使在明亮的日子也难以摆脱内心的困扰和不安。
“每睹万类心,俱称上天广。”: 通过观察世间的万物,诗人感叹它们的心灵都显得如此广阔和深邃,反映出他对世界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移转亦何难,梦梦如抱怏。”: 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诗人认为改变局面并非难事,只是需要像抱着一种不满的情绪一样去应对。
“地底周雷声,骄乌绝心想。”: 描述了地面上雷声隆隆,而那些高高在上的乌鸦却不再飞翔,象征着社会的喧嚣和表面的繁华背后可能存在的空洞。
“四望如无馀,举意同罗网。”: 四周望去似乎没有多余的东西,所有的思绪都如同被罗网所束缚。这表达了诗人感到被社会环境所困,无法自由表达真实想法的状态。
“安得最高峰,云外独来往。”: 诗人渴望达到一个最高的地方,在那里可以超越尘世的纷扰,独自往来于云端之上,寻找心灵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和社会环境。通过使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不满、对社会黑暗的批判以及对自由和解脱的向往。整体上,诗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