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皮狗尾粗斓斑,神虎门前兴已阑。
每恨误身诚可溺,殆将苴履不须弹。
数茎渐觉胜簪怯,一免当知复冠难。
柱后惠文非所志,宁从子夏学酸寒。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系在船篷上的帽子,是自我戏谑。竹皮狗尾粗斓斑斑,神虎门前兴已阑珊。每恨误身诚可溺,殆将苴履不须弹。数茎渐觉胜簪怯,一免当知复冠难。柱后惠文非所志,宁从子夏学酸寒。

注释:

  • 竹皮狗尾粗斓斑:指船上的蓬头,用竹皮做成,粗糙且斑驳。
  • 神虎门前:形容门前有神虎,但现在已经没有气势了。
  • 每恨误身诚可溺:每次想到自己被耽误,都觉得非常可惜(可溺,意为被淹没、被耽误)。
  • 殆将苴履不须弹:差不多要穿鞋不用弹了。
  • 数茎渐觉胜簪怯:慢慢地发现几根头发已经足够代替簪子了。
  • 一免当知复冠难:《论语》中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认为,如果连这些基本的礼节都不遵守,那么即使穿上帽子也会觉得不舒服。
  • 柱后惠文非所志:柱子后面挂着惠文王的画像,但是并不符合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 宁从子夏学酸寒:宁愿向子夏学习《诗经》中的酸味和寒冷之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船上的情景,以及他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命运、道德等方面的深刻感悟。
    诗人以竹皮狗尾粗斓斑的形象,形象地表达了他对自己的现状的不满和无奈。他感到自己像是被神虎的门关上了,失去了往日的锐气和斗志。
    诗人通过“每恨误身诚可溺”的句子,表达了对自身被耽误的遗憾。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就像被淹没在大海里的水一样,无法自拔。
    “殆将苴履不须弹”一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己的处境的无奈。他认为自己已经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变得不再有个性。
    诗人又以“数茎渐觉胜簪怯”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觉得几根头发已经足够代替簪子了,说明他已经失去了自信。
    诗人以“一免当知复冠难”来总结自己的感慨。他认为做人做事都应该有基本的道德和规矩,而这些在当今社会似乎已经变得难以维持。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形象描写和对人生状态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对道德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含蓄而又深沉,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