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到处即熙然,桑柘青含淡淡烟。
肯倩奇花树民怨,为人岁岁作春妍。

【注释】

  1. 弦歌:原意是弹拨乐器唱歌,这里指代百姓。2. 熙然:和顺、愉快的样子。3. 桑柘:桑树与柘树的并称。4. 含淡淡烟:桑柘树茂盛,青翠欲滴,仿佛笼罩着淡淡的烟雾。5. 奇花:即奇花异卉,特指牡丹。6. 民怨:指百姓对权贵的怨恨。7. 作春妍:意为使春天更加美好。8. 妍:美丽。
    【赏析】
    此诗描写了赵通判为百姓带来快乐和美丽的情景。前四句写景叙事,后四句抒情议论。全诗语言流畅自然,富有诗意。
    首句“弦歌到处即熙然”,意思是说赵通判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让那里的百姓感到快乐和愉悦。这里的“弦歌”既指弹拨乐器唱歌,又泛指音乐。而“熙然”则形容人们心情愉快、和谐的景象。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展现了赵通判的仁爱之心和治理才能。
    第二句“桑柘青含淡淡烟”,则是具体描写了赵通判到来后的景象。这里的“桑柘”指的是桑树和柘树,它们是古代人们常用的农作物。而“青含淡淡烟”则形象地描绘出桑树和柘树茂盛的景象,仿佛笼罩着淡淡的烟雾,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暗示了赵通判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第三句“肯倩奇花树民怨,为人岁岁作春妍”则进一步表达了赵通判的仁爱之心和治理才能。这里的“肯倩”意为愿意选择、挑选;“奇花”指的是奇特的花朵或美好的事物。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强调了赵通判在治理过程中善于发现并利用这些资源来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同时,他也意识到,只有不断努力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为民造福的目标。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手法,成功地表现了赵通判的形象和他所做的事情。它不仅展示了赵通判的仁爱之心和治理才能,还反映了他对百姓的关爱和责任担当精神。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赵通判的伟大和崇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