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鲠嘉言忆旧臣,故应赴诏近严宸。
席前若下清明问,且说江南一味贫。
【注释】
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詹守:詹事府的长官,即詹事。五首:指作者送别詹事的五首诗。“骨鲠”是忠直的意思。嘉言:好话。旧臣:过去的大臣。赴诏:奉旨赴任。严宸:指唐玄宗时的宰相严挺之。席前若下清明问:席间如果提出清明祭扫的事。江南一味贫:指江南一地总是穷困。
【译文】
想起过去忠良正直的大臣,我应前去赴任靠近严挺之。席前如要提及清明时祭扫之事,请告诉我江南始终贫困的状况。
【赏析】
这首送别诗写于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当时政治黑暗,奸佞当道,诗人对朝政十分不满。这首诗以骨鲠忠臣自喻,表达了诗人对朝廷不公的愤怒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沉。
开头两句“骨鲠嘉言忆旧臣,故应赴诏近严宸。”用“骨鲠嘉言”和“旧臣”两个词组,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忠直耿介的性格特征;又用“故应赴诏近严宸”表明了他忠于职守、敢于直言的品质。“故应赴诏”,是说自己本来就应该去上任,只不过现在才去罢了。严挺之为唐玄宗所倚重,诗人也自然要前去谒见。
中间两句“席前若下清明问,且说江南一味贫。”意思是说,如果你在席上谈及清明节祭扫的事,请告诉我江南一地总是贫穷的情况。“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泛指南方各地。江南一向是富庶之地。诗人在这里运用反衬之法,将江南的富饶与北方的萧条对比起来,突出了江南的贫瘠。
结尾两句“骨鲠嘉言忆旧臣,故应赴诏近严宸。”诗人借用“骨鲠嘉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只有像严挺之这样的大臣才能为国家作出贡献,而那些阿谀奉迎的人则是国家的蛀虫。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忠诚和正直,也流露出他对朝廷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