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域冬犹暖,孤村日易斜。
浮云点晴汉,幽鸟篆平沙。
白草单于垒,青灯渤海家。
夜蟾无定处,流转共天涯。

注释

  1. 惠州:地名,位于中国广东。
  2. 绝域冬犹暖:形容惠州地区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季也依然温暖,与其他地区形成鲜明对比。
  3. 孤村日易斜:描述村庄孤立无援,太阳逐渐西下,暗示孤独和落寞。
  4. 浮云点晴汉:比喻天空中的云彩如同画家用笔在晴朗的天空中点缀,使景色更加生动美丽。
  5. 幽鸟篆平沙:形容鸟儿在沙滩上留下美丽的踪迹,如同篆刻般精致。
  6. 白草单于垒:指荒漠中白色的野草覆盖的遗迹,可能是指古代单于(匈奴首领)的堡垒或墓地。
  7. 青灯渤海家:青灯即油灯,泛指简陋的住所。渤海家可能是指海边的渔民家庭,生活简朴但充满生机。
  8. 夜蟾无定处:夜晚的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不定,给人一种漂泊不定的感觉。
  9. 流转共天涯:形容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仿佛身处天涯海角也能相互理解。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惠州冬日景象与人情风貌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将惠州的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首句“绝域冬犹暖”以反衬手法表现惠州的气候宜人,即使地处遥远边陲之地的冬天,也能感到温馨如春。第二句“孤村日易斜”则描绘了村落的孤独和夕阳下的美景,增添了几分寂寞与哀愁。

第三四句“浮云点晴汉,幽鸟篆平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天空中的浮云比作画家在晴朗的天气中点睛,使画面更加生动;而“幽鸟篆平沙”则形容鸟儿在沙地上留下的足迹犹如篆文般独特而精致,富有诗意。

第五六句“白草单于垒,青灯渤海家”通过“白草”和“青灯”两个意象,传达出一种荒凉而又坚韧的生存状态,可能是对当地居民艰难生活的隐喻。

第七句“夜蟾无定处,流转共天涯”则是全诗的高潮,用“无定处”形容月光在夜空中不断变换位置,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漂泊和不安。同时,“流转共天涯”表达了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彼此的陪伴和理解,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惠州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人性美的独特感悟和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