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穷且僻,况复阻凶饥。
破屋人何在,空山鸟自归。
儿童多素韠,妇女祇青衣。
好雨兆丰岁,斯民其庶几。
【注释】
南安道中(tào zhōng):从南安到某处的路上。南安,地名,在今福建。
穷且僻:处境困窘,地处偏僻。
阻凶饥:遭逢天灾人祸。
破屋人何在:破败的房屋,无人居住。
空山鸟自归:荒废的山野,有鸟儿飞回。
素韠(bāo):白色的布帛,指平民百姓。
青衣:妇女所穿的衣服。
好雨兆丰岁:好的春雨预示着丰收的年景。
斯民(nr shēn):百姓。
庶几(shú j几):差不多,或许。
【赏析】
首联“南安穷且僻,况复阻凶饥。”写诗人行经穷苦偏僻的南安,又遇上天灾人祸,家破人亡的情景。
颔联“破屋人何在,空山鸟自归。”写诗人经过荒凉的山村,见到残存的房舍里空无一人,只有山林中的鸟儿还自由自在的飞翔。
颈联“儿童多素韠,妇女祇青衣。”写当地老百姓的服饰。这里的儿童和妇女穿着朴素的衣物,反映了他们贫穷的生活状况。
尾联“好雨兆丰岁,斯民其庶几?”以希望的语气结束全诗,期盼着老天爷能降一场及时雨,使得这个穷困而又偏僻的地方也能迎来丰收的年景。同时,也对百姓们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