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林边晚,扁舟忆五湖。
丹青难作赋,水墨好为图。
龙蛰云长在,霜寒草自枯。
诗翁足幽兴,潇洒在蓬壶。

【解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隐居于浙江剡溪时所作。首联写泛舟湖上,傍晚时分,林边泛舟,想起五湖的风光,心中无限怀念。“晚”是时间词,点明了季节。第二联以“难作赋”和“好为图”对比,抒发自己的感慨。第三联写云龙蛰伏在山中,草木霜降后自枯,表达自己虽身处山水之中,但心境并不宁静。第四联写自己虽然已到暮年,但仍有壮志未酬。末联写自己虽有高洁之志,但终究不能实现。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高远清旷。

【答案】

译文:

傍晚时泛舟湖上,想起五湖的风光,心中无限怀念。

丹青难作赋,水墨好为图。

龙蛰云长在,霜寒草自枯。

诗翁足幽兴,潇洒在蓬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隐于浙江剡溪(今浙江嵊州市)时的即景之作。诗人泛舟湖上,眺望着夕阳西下,湖面上一片空蒙的景象,他想到五湖去游玩,心情很兴奋。然而,诗人又不禁想起自己在朝廷做官时与友人欢聚的情景。“晚”,是时间词,点明了季节。

首句写泛舟湖上,傍晚时分,林边泛舟,想起五湖的风光,心中无限怀念。“忆五湖”,表明了诗人想回到过去,回到那充满美好回忆的五湖之中,但现实却是“泛泛林边晚”,这一句中,一个“泛泛”字写出了诗人泛舟湖上的心境,一种闲适、悠然之情溢于言表。

次句用对比手法,说“丹青难作赋”,而“水墨好为图”。诗人认为,丹青这种绘画方法难以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境界;而水墨画则可以尽情发挥画家的个性和创造力,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政治生活的厌倦和失望,以及他对自由自在地生活和创作的愿望。

第三联写云龙蛰伏在山中,草木霜降后自枯,表达自己虽身处山水之中,但心境并不宁静。这一句中,“蛰”字生动地描绘了云龙蛰伏的形象,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龙”“云”“草”三个名词的并列使用,更突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壮观。同时,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尾联写自己虽然已到暮年,但仍有壮志未酬。“幽兴”“潇洒”两个词语,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心境的高洁追求和超脱态度,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高远清旷,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