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念周邦弱,经因鲁史成。
尊王常谨始,罪隐不书正。
弗义嗟频战,无常叹屡盟。
幽微今焕若,宁复比丘明。
诗句释义:
- 圣念周邦弱,经因鲁史成。
- 尊王常谨始,罪隐不书正。
- 弗义嗟频战,无常叹屡盟。
- 幽微今焕若,宁复比丘明。
译文:
- 圣人的忧虑是周朝的国家太弱,历史记载中也反映了这一情况。
- 尊王的人总是谨慎地开始,但有罪的人却不被记录下来。
- 不正义的战争频频发生,而没有永久的稳定。
- 微小的事物现在却显得明亮,那么又怎么能与孔子相提并论。
注释:
- 圣念周邦弱:圣人担忧周朝国力薄弱,国家需要强盛以维护天下的和平与秩序。
- 经因鲁史成:历史典籍中记录了鲁国的历史,展现了鲁国的兴衰和变迁。
- 尊王常谨始:尊奉王者应始终谨慎行事,从小事做起,以树立良好的榜样。
- 罪隐不书正:有罪之人不被记载或表彰为正面典型,反映出历史的公正性有待提高。
- 弗义嗟频战:不正义的战争频繁发生,强调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民的破坏。
- 无常叹屡盟:没有长久的稳定和安宁,反复进行盟约和条约,说明世事多变、人心不定。
- 幽微今焕若:微小的事物现在却显得明亮,可能是指某些被忽视的、微不足道的事物在特定情况下展现出了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 宁复比丘明:那么又怎么能与孔子相提并论。孔子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广泛赞誉和尊敬。这里的“宁复”表示不可能再与孔子相比,暗示诗人对孔子的高度尊重和钦佩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秋时期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强弱、战争频繁、历史公正性的关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圣念周邦弱”、“经因鲁史成”等,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公正性的追求和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