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篪与鸿雁,一气更同声。
鼓则与桴应,形惟从影行。
无如我宜弟,颇笑尔难兄。
洵美歌棠棣,仍须听鹤鸣。
【注】埙(xūn):古代吹奏乐器。篪(chī):古代吹奏乐器。鸿雁:比喻兄弟关系。
一气:指万物的气脉相通,这里指兄弟情义。
鼓则:鼓声。桴(fú):鼓皮。
形惟从影行:形指身体,影指影子。这里指形体和影子一起移动。
洵(xún)美:确实美好。歌:歌唱,这里指吟诵。棠棣:棠梨树。
鹤鸣:鹤鸣叫,比喻贤人的高才远誉。
【赏析】这是一首咏颂兄弟情义的七言绝句。全诗以“兄”、“弟”为线索,通过对兄弟间情义的赞颂,表达了诗人的人格理想和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
开头两句“埙篪与鸿雁,一气更同声”,写兄长与弟弟情同手足,共同进退。“埙”(xūn)、“篪(chī)”都是古代竹制吹奏乐器,“埙篪”即指兄弟。古人认为,兄弟之间的和谐,就像大雁南飞、北归那样,无论南北,始终不渝。这两句是说兄弟间的和睦友爱,就像天地间阴阳二气的交融一样,永远如一,永无二心。
第三句“鼓则与桴应,形惟从影行”,用鼓与木槌相撞击的音响来喻兄弟之间相互呼应,彼此依存的关系。“形惟从影行”,意为兄弟俩的影子总是在一起晃动。这两句是对前面两句话的具体化、形象化。
第四句“无如我宜弟,颇笑尔难兄”,写自己乐于助人的弟弟,而哥哥却嘲笑他不能成为自己的兄长。“我宜”意为应当如此,表示作者认为自己应该像兄长那样帮助弟弟。“颇”意为“很”。这句话表达了兄弟间应有的互助互敬之情。
第五句“洵美歌棠棣,仍须听鹤鸣”,是说哥哥赞美棠梨树下结拜的兄弟情谊,并嘱咐弟弟要倾听高洁之士的高风亮节,如鹤鸣那样悠扬高亢。“洵”意为“诚然”,“洵美”即为“诚然美好”。“歌”在这里有吟诵、歌颂的意思。“棠棣”是棠梨树。古人认为棠梨木可做琴瑟,故又称为“乐只”,这里借指兄弟。
这首诗以“兄”、“弟”为主线,通过描绘兄弟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出作者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即人们之间缺乏互助互敬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