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彼仆夫驾,晨鸡初一声。
朔风不可渡,南径却堪行。
贫莫甚今日,瘦无如尔兄。
故惭鱼得计,最爱雁能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催君时归并寄君宜弟 - 催促(你)及时回家,并且寄信给(你的)弟弟。
命彼仆夫驾,晨鸡初一声 - 命令仆人驾车准备出发,早晨的公鸡第一次鸣叫。
朔风不可渡,南径却堪行 - 北方的寒风无法渡河,而南方的小径却可以通行。
贫莫甚今日,瘦无如尔兄 - 贫穷(的境遇)没有比现在更严重的了,瘦弱(的身体)没有比你哥哥更瘦弱了。
故惭鱼得计,最爱雁能鸣 - 因此我惭愧于鱼儿得到了机会,但我最喜爱雁群能够发出声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艰难困苦中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催君时归并寄君宜弟”表明了诗人急切希望家人归来的心情和对弟弟的关心。接着,“命彼仆夫驾,晨鸡初一声”描写了启程的场景,以及早晨公鸡的啼鸣声,象征着希望和开始。然而,接下来的内容却展现了旅途的艰难,“朔风不可渡,南径却堪行”描绘了北风凛冽、难以通过河流的景象,而南面的小径则因为天气转暖,可以通行。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
随后,“贫莫甚今日,瘦无如尔兄”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和家人的同情和忧虑,认为贫穷和身体瘦弱是当前生活中最严重的问题。最后两句“故惭鱼得计,最爱雁能鸣”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和自省,他自嘲如同鱼儿得到机会而感到惭愧,同时羡慕雁群能够发出声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和人物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在艰难时期对家庭和朋友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