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马固非俗,不时今亦驽。
晨征尽迂径,夜食一乾刍。
憔悴千金骨,迟回万里途。
无人拂衰朽,矫首独嗟吁。
【注解】
驽马:劣马。我马固非俗,不时今亦驽 ——我虽然不是一匹普通的马,但今天也是一匹马(驽)。晨征尽迂径,夜食一乾刍 ——早晨出发,走的是一条弯曲的小路;晚上吃干草。憔悴千金骨,迟回万里途 ——我的骨骼已经消瘦,漫长的旅途使我迟疑。无人拂衰朽,矫首独嗟吁 ——没有人来抚慰我这衰老的身体,我只能独自叹息。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战乱中流落他乡时所作。诗人借自伤其老病之态,抒写自己报国无门、年迈体衰、漂泊江湖的悲苦心情。全诗以“驽马”为题,寓意深远。
“驽马”二字点明题旨,说明诗人并非庸碌无为之辈,但今日却沦为劣马,有志难骋,有才难展,令人慨叹不已。首联直陈其事。“我马固非俗,不时今亦驽”,意谓:“我的骏马本不是凡物,只是时运不济,如今也变成一匹马了。”“固非俗”三字,既表明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自信,又流露出对时运艰难的无奈。“亦”字,更显出了诗人的愤怨与不平:“我本非匹夫,为何竟沦落至此!”
颔联承上而来,进一步描写了自己流落江湖的处境。“晨征尽迂径,夜食一乾刍”二句,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颠沛流离、备尝艰辛的生活实况。“晨征”一句,既写出了战争年代行军打仗的艰难,又暗示出自己身陷敌阵,处境危险。“夜食”则写出了战事频繁,自己只能吃干粮充饥的艰苦情况。“一乾刍”(干草)一词,既突出了生活的清苦,又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以及由此而造成的民生凋敝、百业萧条的严重局面。
颈联两句,笔锋转向自身,抒发了诗人因年老体衰、壮志难酬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憔悴千金骨,迟回万里途”,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他身体消瘦、行动迟缓的状况,又表达了他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迟回”,“迟”字写出了诗人行动迟缓的特点,“回”字既写出了他的迟疑不定,又表现出他对前途的彷徨和迷茫。
尾联两句,由己及人,抒发了诗人对流离失所、颠沛天涯之人的同情。“无人拂衰朽,矫首独嗟吁”,这两句诗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悲叹。“无人拂衰朽”一句,既指社会无人关心,又暗指统治者无人问津,同时还是说自己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言。最后一句“矫首”即抬头的意思,意思是说诗人只有仰天长叹,以抒胸中的郁闷和不平。
这首诗通过一个老兵自述其生活遭遇,真实而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苦难生活。诗风朴实无华,语言简练有力,情感真挚感人,是杜甫诗歌艺术上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