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浓溪水缩,雨过竹风多。
久病予无赖,微吟子为歌。
远心倾塞雁,穷绪委江波。
贪饮只如此,世人谁复过。
次张瑞甫贪
霜浓溪水缩,雨过竹风多。
久病予无赖,微吟子为歌。
远心倾塞雁,穷绪委江波。
贪饮只如此,世人谁复过。
注释:
次张瑞甫贪:次指追随或跟随,张瑞甫指张继,字子高,唐代诗人。
霜浓溪水缩,雨过竹风多。
霜重使溪水凝结、收缩;雨后竹叶上挂的露珠被风吹散,显得更加清新。
久病予无赖,微吟子为歌。
我因病久卧不起,无聊时便吟唱此诗以解闷。子为歌:子即“汝”,古时对人的尊称,此处指作者自己。
远心倾塞雁,穷绪委江波。
远心思向塞外飘飞的大雁,思绪随着江水流淌而消散。
贪饮只如此,世人谁复过。
我饮酒只是如此,世上还有谁能超越我?
赏析:
这首诗是张继在晚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无奈和对酒的痴迷之情。
首句“霜浓溪水缩”描绘了深秋时节,霜降使溪水结冰的情景。这里的“霜浓”既指自然界的寒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接着,“雨过竹风多”则通过雨后的竹叶上挂着露珠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观,更通过“缩”与“多”两个动词的使用,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第三句“久病予无赖,微吟子为歌”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病情与心情。久病卧床,无所事事,只能吟诗自娱。这句中的“无赖”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病弱身体的自嘲,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辛酸。而“微吟子为歌”则表明诗人在病中仍不忘抒发情感,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四句“远心倾塞雁,穷绪委江波”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思念远方的亲友,就像大雁向往南方一样;而心中的思绪却像江水一般无法排解。这里的“倾”、“委”二字,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思念与迷茫,又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力感与无助感。
最后一句“贪饮只如此,世人谁复过”则是整首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感叹自己饮酒如痴如狂,只有自己能理解其中的滋味。而这样的生活态度在世人看来,恐怕也只有他能做得到吧。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与自责,也流露出他对世俗的不屑与超脱。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酒的依赖与痴迷。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将自身的情感与大雁、江水等自然元素相联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