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曹只有西曹要,官府无如宪府严。
国论于今须汲直,人才自昔畏由兼。
斧斤准拟栋梁得,尘土吁嗟圭璧淹。
万事调和归适可,诸公闻望在梅盐。

这首诗是苏轼在任杭州知州时所作,其中“次子由”即苏辙。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注释:

考试阁下次子由韵
省府(官府)只有西曹要,
官府无如宪府严。
国论于今须汲直,人才自昔畏由兼。
斧斤准拟栋梁得,尘土吁嗟圭璧淹。
万事调和归适可,诸公闻望在梅盐。

注释:

  1. “省曹”是指政府的各个部门,“西曹”是其中之一。
  2. “官府无如宪府严”中的“宪府”指的是御史台或谏院等监察机构,其职责是监督官员的行为,因此被认为是最为严格的部门。
  3. “国论”在这里指国家的议论或舆论,“汲直”意为追求正直,“由兼”则暗示了才能与德行并重,两者缺一不可。
  4. “斧斤”比喻官员,“栋梁”则是建筑中的主要支撑部分。此处意指官员需要像栋梁一样能够承担重任,而不应该只是被使用的工具。
  5. “尘土吁嗟圭璧淹”中的“圭璧”是指古代的玉器,这里比喻人才的才华被埋没,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识。
  6. “万事调和归适可”意味着处理事情应该恰到好处,不强求也不放纵。
  7. “诸公闻望在梅盐”中的“梅盐”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称号或者地位的象征,表示这些人享有较高的声望和尊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官府的描述和对人才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现状的担忧和对人才的呼唤。作者认为,无论是官员还是人才,都应该追求正直和德行,而不是仅仅为了个人的名利。同时,他也呼吁统治者应该给予人才以适当的地位和尊重,让他们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苏轼对于政治清明和社会进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