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事如毛日日生,故园久拟问归程。
飞鹏怒薄扶摇上,病骥饥寻巀嵲行。
绿野尽头迷汉水,白云深处是樊城。
私怀借问何其似,祇看摇摇车上旌。
和通判朝奉宋丈
尘事如毛日日生,故园久拟问归程。
飞鹏怒薄扶摇上,病骥饥寻巀嵲行。
绿野尽头迷汉水,白云深处是樊城。
私怀借问何其似,祇看摇摇车上旌。
译文注释及赏析
- “尘事如毛日日生”:尘世的事务如同细微的头发一样,每天都在不断地出现。
- 注释:尘事:指世间的琐事。如毛:形容数量之多。日日生:每日都发生新的事物。
-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面对繁复世事的无奈与感慨,揭示了世事变迁之快,让人应接不暇。
- “飞鹏怒薄扶摇上”:雄鹰展翅,奋力高飞,直冲云霄。
- 注释:飞鹏:喻志向远大之人。怒薄扶摇:奋力向上,势不可挡。
- 赏析:此处描绘出一种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精神面貌,象征追求理想与目标的人。
- “病骥饥寻巀嵲行”:病中的千里马在寻找食物时显得疲惫不堪。
- 注释:病骥:比喻有抱负但遭遇挫折的人。饥寻:寻找食物。巀嵲: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 赏析:通过比喻,诗人展现了人物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奋斗,体现了坚韧不拔的品质。
- “绿野尽头迷汉水,白云深处是樊城”:在茫茫的绿色田野尽头,汉水蜿蜒曲折;而云雾缭绕中,隐约可见樊城的身影。
- 注释:绿野:广阔的原野。樊城:古代城池名,此处泛指樊城的所在地。
- 赏析:“迷汉水”与“白云深处”两句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暗含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探索。
- “私怀借问何其似,祇看摇摇车上旌”:内心不禁好奇,这种状态是否与车上旌旗随风摇摆的景象相似?
- 注释:私怀:内心所感。摇摇车上旌:旌旗随风摇曳的景象。
- 赏析:此句表达诗人对外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以及由此引发的联想,反映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作品赏析
《和通判朝奉宋丈·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色彩的诗作。全诗以“尘事如毛日日生,故园久拟问归程。”起头,勾勒出了一幅纷扰世界与内心深处的矛盾画面。紧接着,“飞鹏怒薄扶摇上,病骥饥寻巀嵲行。”两句,通过比喻手法,生动描绘了人们在逆境中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继续深入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绿野尽头迷汉水,白云深处是樊城。”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更隐喻了诗人心中的迷茫与探寻。而最后两句“私怀借问何其似,祇看摇摇车上旌。”则是诗人对外界现象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的体现,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和通判朝奉宋丈·其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考,值得人们细细品味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