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当年鹓鹭班,谏书无数慰龙颜。
水横颍首归新第,云断峨眉忆旧山。
漫有新诗名海内,曾闻雅乐献河间。
西湖今日春应好,想见扁舟载月还。
【注释】
闻说当年鸳鹭班:传说当年皇帝的朝臣是“鹓鹭”之列,即高官。
谏书无数慰龙颜:无数的谏书,都是为了安慰皇帝的圣心。
水横颍首归新第,云断峨眉忆旧山:我乘船渡过颍河,回到我的新居,想到故乡的山水。
漫有新诗名海内,曾闻雅乐献河间:我虽然有一些诗歌闻名于世,但是我从来没有听到过雅乐在河间演奏。
西湖今日春应好:今天春天的西湖景色一定很好。
想见扁舟载月还:我想看到我在湖上驾着小船载着月亮回来的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宴归途中的诗。诗人以颍州为题,借对家乡颍水的描绘来表达思乡之情。颍水是流经安徽、河南两省的一条大河。从颍州出发,沿着颖水向东,可以到达河南的洛阳,向西则可通到陕西的长安。因此,颍水又成为南北交通的重要航道。颍河两岸风光秀美,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向往的地方。诗人在颍州时经常游览颍水风光,因而对颍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即是写于诗人游颍州期间的。
开头两句“闻说当年鹓鹭班,谏书无数慰龙颜”,是说听说当年朝中大臣都是“鹓鹭”之列,即高官,他们向皇帝进谏的奏章无数,都是为了安慰皇帝的圣心。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颍州的熟悉,也表明诗人对朝廷的关心和忧虑。
三、四句“水横颍首归新第,云断峨眉忆旧山”,是说诗人在颍州时,常乘船沿颍水而下,返回他刚迁往的新居。而此时,诗人又不禁想起了远在四川的故乡峨眉山。这里用“峨眉”指代故乡,因为峨眉山又名岷山,而岷山在四川,所以称四川为“蜀”。
五句“漫有新诗名海内,曾闻雅乐献河间”,意思是说虽然我有了一些诗歌在海内传唱,但是我并没有听到过雅乐在河间演奏。这一句是说自己虽有一些名气,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
六、七两句“西湖今日春应好,想见扁舟载月还”,诗人想象自己乘船在西湖上游玩,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直到夜幕降临,才带着满腹的诗意和月光一起返回家中。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颍水风光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