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飘蓬失旧游,汴堤别去又三秋。
朔风怅望心先去,夜月相瞻影独留。
偶得篇章还自失,喜因文字会忘忧。
几时樽俎追平昔,熟醉灵芝最上头。

这首诗是苏轼为刘景文所写的一首和诗,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次韵刘景文见寄

  • 译文:再次回应刘景文的诗作
  • 注释:“次韵”指的是在原诗的基础上进行回应和修改。“刘景文”是作者的朋友,此处应为刘景文。

万里飘蓬失旧游,汴堤别去又三秋。

  • 译文:我如同飘荡的蓬草,失去与故人共游的旧日时光,在汴河旁分别时已是第三个秋天。
  • 注释:这里的“飘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万里”形容距离之遥远。“汴河”是古代中国的重要河流,常作为离别之地。“别去”是指分别。

朔风怅望心先去,夜月相瞻影独留。

  • 译文:在寒冷的北风中,我望着远方,心中的情感已经先一步飞走了,而只有月光与我相伴,影子也独自留在了身后。
  • 注释:“朔风”指的是北风,通常在北方地区刮起,天气寒冷。“怅望”表示惆怅地眺望。“心先一步”表示情感比实际行动更快,更强烈。

偶得篇章还自失,喜因文字会忘忧。

  • 译文:偶尔得到一些诗歌,自己却因此感到失落,因为文字能让人忘记烦恼。
  • 注释:“偶得”意为偶然间得到。“篇章”指诗歌或文章。“自失”即自己感到失落或困扰。“喜因文字”表示因为写诗而感到快乐。

几时樽俎追平昔,熟醉灵芝最上头。

  • 译文: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像以前一样聚在一起饮酒作乐?让我们沉醉于酒宴之中,直到灵芝这种珍贵的药物出现在最上面。
  • 注释:“樽俎”指酒杯和食物,常用来比喻宴饮。“追平昔”表示回忆过去共同度过的时光。“熟醉”意味着完全陶醉。“灵芝”是一种传说中的仙草,常被用来比喻长寿。“最上头”可能是指灵芝生长最高的地方,这里用作比喻。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友情和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通过诗歌的形式,诗人传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