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澄虚过断墙,轩楹从此有辉光。
草侵两岸春应好,水接双溪晚自凉。
诗念松陵频纵笔,会思河朔重飞觞。
渔舟占尽江湖乐,应笑吾侪簿领忙。
【注释】
- 澄虚:清澈明亮,这里指水。
- 断墙:倒塌的墙壁。
- 草侵两岸春应好:岸边长满了草,春天来了自然好。
- 双溪:两个小溪。
- 松陵:即苏州,在今江苏。
- 纵笔:挥笔写诗或作文。
- 河朔:河北,泛指北方。
- 重飞觞(chāng):《诗经·小雅》有“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琚”之句,这里借指朋友间的赠答。
- 渔舟:渔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任太仓州司理时写的。诗题中的“史司理”,是指太仓州知州史履谦。史履谦字公达,元丰中进士,官至尚书省右司谏,为人刚正不阿。苏轼在太仓任职期间,与史履谦交游,曾为他的诗集作序,并写下了此诗。
首联“收拾澄虚过断墙,轩楹从此有辉光。”意思是说,我要清理这一片水光,使这里变得像一座亭子一样美丽。
颔联“草侵两岸春应好,水接双溪晚自凉。”意思是说,岸边长满了草,春天来了自然好;两条小溪流连着,晚上自然凉快。
颈联“诗念松陵频纵笔,会思河朔重飞觞。”意思是说,经常想着苏州的美景,想和朋友一起饮酒唱歌。
尾联“渔舟占尽江湖乐,应笑吾侪簿领忙。”意思是说,渔船已经占据整个江南的风光,而我等却忙于应付公文。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清新自然,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