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入园林总不知,墙头初见一梅枝。
朔风不挫寒冰骨,夜月偏饶白玉姿。
密意忍容莺蝶污,英心长与雪霜期。
人情愿得和羹实,无纵羌童把笛吹。
注释:
梅:梅花。
墙头:院墙之上。
朔风:北方寒风。
夜月:夜晚的月光。
密意:深藏不露的意思。
英心:坚强的意志。
和羹:调和食物。比喻宰相治理国家。
羌童: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儿童,这里指羌族的儿童。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描绘了梅花在寒冬中的坚韧品质。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对坚持正义、不畏艰险的品质的崇敬之情。
首句“春入园林总不知”,意思是春天到来时,人们往往被美景所迷惑,而忽视了梅花的存在。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梅花的低调与坚韧。
第二句“墙头初见一梅枝”,描绘了梅花在墙头初露头角的情景。这里的“初见”和“一梅枝”都强调了梅花的独特性和珍贵性。
第三句“朔风不挫寒冰骨”,意思是即使北风凛冽,也不会折断梅花的枝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屈品质的赞美。
第四句“夜月偏饶白玉姿”,意思是夜晚的月光下,梅花显得更加美丽。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梅花在黑暗中依然散发着光芒的特点。
第五句“密意忍容莺蝶污”,意味着梅花深藏不露,不被外界事物所打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清高品质的赞赏。
第六句“英心长与雪霜期”,意思是梅花的坚韧意志,就像雪霜一样,永远不会改变。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坚强品质。
第七句“人情愿得和羹实”,意思是人们宁愿得到调和的食物,也不愿失去坚强的意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
最后一句“无纵羌童把笛吹”,意思是不要任由那些无知的儿童随意吹奏笛子,破坏梅花的美丽。这句诗再次强调了诗人对梅花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