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迹迟回寂寞滨,欲闻高谊叹无津。
声华未及膺门客,揖让犹皆蜀守民。
白日忽收千里诏,清风长挟万家春。
穷途倾眷陶钧力,吟尽肝肠一惨神。

【注释】

陋迹:简陋的住处。迟回:迟缓,不迅速。寂寞滨:荒凉、冷清。欲闻高谊:想听到高尚的节操。无津:无法理解,不理解。声华:名声和风采。膺门客:受到宾客的尊敬。揖让:指谦恭有礼的举止动作。蜀守民:蜀地的长官。白日:比喻贤人。忽收:忽然收回。千里诏:天子下诏书。陶钧力:陶冶人才的本领。吟尽肝肠一惨神:用尽了全部精力,写一首令人心酸的诗。

【赏析】

这首诗是赠别舒郎中,劝勉他不要因“贱”而气馁,要像陶侃一样为国尽力,写出诗人的一片殷切期望和热望之心。

首句以景入诗,描写了送别的场景,一个僻静的边塞小城,显得更加冷落,作者用“陋迹迟回寂寞滨”一句来表现自己的处境。这一句中“迟回”二字,既表明自己的心境,也表达了对舒刺史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二句,作者以“欲闻高谊叹无津”表达了对舒刺史的敬佩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内心的苦闷,感叹自己不能理解他的高尚节操。

第三句,作者用“声华未及膺门客”来表达自己对舒刺史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的自卑心理。

第四句,“揖让犹皆蜀守民”中的“揖让”,指的是谦恭有礼的举止动作。这里,作者用它来形容舒刺史平易近人的性格,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舒刺史的敬仰之情。

第五句,“白日忽收千里诏”中的“白日”是指贤人,这里用来比喻舒刺史。“忽收”则表示突然之间收到朝廷的命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舒刺史的期望,希望他能尽快赶到京城,为国家效力。

第六句,“清风长挟万家春”,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风拂过大地,带走了寒冷,带来了温暖。这里的“清风”象征着舒刺史的到来,他的到来将给国家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

第七句,“穷途倾眷陶钧力”,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感慨。“穷途”指的是困境,“倾眷”则是倾尽全力的意思。这里,诗人用“陶钧力”来形容自己对舒刺史的深深敬仰和期待,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和支持。

“吟尽肝肠一惨神”,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舒刺史的深情厚意。“吟尽”指的是用尽了全部精力,“肝肠一惨神”形容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悲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舒刺史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未来的深切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