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爱山林避市廛,一枝安隐寄残年。
新泉遍作人天供,不用诸方五味禅。
【注释】
非爱山林避市廛:不是喜爱山林躲避尘世的喧嚣。
一枝安隐寄残年:一枝是比喻,意思是说,在枝头找到一个可以栖息的地方,寄托了作者晚年的生活愿望;安隐是指安静、隐居,寄的意思是寄居。
新泉:指泉水。这里指山泉。
人天:佛教术语,泛指人间和天界。
五味禅:禅宗讲究“不立文字”,提倡直指人心,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假相,没有真假善恶之分,因此禅宗强调用“空”来看待一切。这里的“诸方”指各方。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诗人通过写自己的生活态度来表明他对禅宗的理解。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明白晓畅,却能表现出一种高深莫测的禅理。
首句“非爱山林避市嚣”,表明自己并不是为了逃避喧闹而选择隐遁山林。第二句“一枝安隐寓残年”,则进一步描绘出自己选择隐遁的真正原因——寻找一个可以让自己安顿下来的栖息之地。
后两句“新泉遍作人天供,不用诸方五味禅”,进一步展开前两句的意思。在这里,“新泉”是比喻,指的是清澈甘甜的水,喻指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人天”是佛教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分别指人间和天界。在这里,“人天”指的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五味禅”则是禅宗的一个特色,禅宗讲究“不立文字”,提倡直指人心,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假相,没有真假善恶之分,因此禅宗强调用“空”来看待一切。
这首诗虽然简单明了,但能够体现出作者对禅宗的独特理解。这种理解并非出于对禅宗的盲目崇拜,而是通过对禅宗哲学的深入思考,得出的一种对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既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也是一种对精神的升华。
从诗歌的语言来看,整首诗没有使用任何华丽的辞藻或复杂的修饰,但却能够表达出深邃的思想。这种表达方式正是禅宗所倡导的“以心传心”。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也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