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外征鸿自北飞,溪边流水亦东归。
相思欲往还多畏,自笑浮生事事非。

诗句解释:

  1. 月外征鸿自北飞,溪边流水亦东归。
  • “月外”可能是指月光之外的天空,也可能暗含着对远方的思念。
  • “征鸿”指的是远行的雁群,常用来象征游子的离别和思乡之情。
  • “自北飞”说明雁群是从北方飞来的,可能暗示着伯兄的家乡或者与伯兄有关的情境。
  • “溪边”表明了场景是在溪流旁边的自然环境中。
  • “流水亦东归”表示溪边的水流也朝向东方而去,这里的“亦”字表明了两种不同的方向——一种是大雁的飞行方向(北),另一种是流水的方向(东)。
  1. 相思欲往还多畏,自笑浮生事事非。
  • “相思”表达了对伯兄深厚的思念之情。
  • “欲往还多畏”意味着虽然想要回去,但是又因为某种原因感到害怕或犹豫。
  • “自笑”是一种自我调侃的态度,可能是在自嘲自己的境遇。
  • “浮生”在这里可能是指人生或者世俗生活。
  • “事事非”表示很多事情都是徒劳无功、不值得的。

译文:
从月色之外,看到北边天空中的雁群飞翔;
溪水也在向东流淌,似乎也在向着家乡的方向。
我思念你,想要回去却又畏惧;
嘲笑自己这浮华的人生,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值。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纠结。诗中的“月外征鸿”、“溪边流水”等意象,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描写,更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哲思。

首句“月外征鸿自北飞”,运用了“征鸿”这一意象,既点明了季节和时间——秋天,又暗喻了伯兄身处异地,远离家乡。同时,“北飞”这一动作,不仅描述了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含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牵挂和不舍。

次句“溪边流水亦东归”,则转向了更为具体的自然现象——流水。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水流的方向,更通过对比“征鸿”的北飞,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同时,流水的东归,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归宿感和归属感。

第三句“相思欲往还多畏”,则是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伯兄的深深思念,但又因为各种原因而犹豫不决。这种矛盾和挣扎,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无奈。

最后一句“自笑浮生事事非”,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反思和评价。他认为人生充满了虚妄和不值,这种态度既是一种自我解嘲,也是一种超脱,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思念之情,更引发了我们对人生、时间和自然的深入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