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镜宁堪对,芙蓉不是花。
险中多虎迹,平处少人家。
曲六蛇行迥,攲危鸟道斜。
白云宜入望,不怕乱山遮。

对镜芙蓉二岭相望仅三十里高不知几百尺。

十步九折殆不啻蜀道之难也己卯孟秋沿檄过之仆夫告痡己亦罢极因成小诗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通过描写石镜、芙蓉、虎迹、鸟道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石镜宁堪对,芙蓉不是花。

险中多虎迹,平处少人家。

曲六蛇行迥,攲危鸟道斜。

白云宜入望,不怕乱山遮。

译文

对着镜子看芙蓉两山相望只有三十里高不知道有几百尺

十步走九折恐怕比蜀道还难走啊己卯年九月沿着檄文路过这里仆人告诉我说路很艰险我也累得要命就写下这小诗

注释

宁:哪;芙蓉:荷花;虎迹:虎的足迹;鸟道:像鸟一样弯曲的道路;迤逦:曲折蜿蜒的样子;白云:指远处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己卯年九月沿着檄文路过华山时所写。华山以险峻著称,山路崎岖,因此,作者在路上写下了这首七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首两句“石镜宁堪对,芙蓉不是花”是写眼前的景色。诗人站在华山脚下,抬头望去,只见一座石镜般的山峰矗立在眼前,而眼前的景象却与芙蓉花开时截然不同。这里的“石镜”指的是华山的山形,它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而“芙蓉不是花”则是在暗示华山的险峻。芙蓉花虽然美丽,但在这里却不能与之媲美,因为华山的险峻程度远远超过了芙蓉花。

接下来两句“险中多虎迹,平处少人家”,则是进一步描绘华山的特点。在华山的险峻之处,有许多老虎的足迹和岩石的痕迹;而在平缓的地方,却很少有人家。这里的“老虎”指的是那些攀爬华山的人,他们在攀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险的情况,而这些痕迹则成为了一种警示和回忆。同时,这也反映了华山的自然风貌。

后面的几句“曲六蛇行迥,欹危鸟道斜”,则是对华山上道路的描述。华山的道路弯弯曲曲,宛如一条蛇在行进;而那些像鸟一样弯曲的道路更是让人感到惊险和刺激。这里的“蛇行”和“鸟道”都是用来形容华山上的山路的。

最后两句“白云宜入望,不怕乱山遮”。这是在表达自己对华山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在华山的高处俯瞰四周,可以看到周围的群山如同一片片白云一般飘浮在空中。而这里的“乱山”则是指周围连绵不断的高山。尽管这些高山遮挡住了视线,但诗人并不担心,因为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找到通往山顶的路。

这首诗通过对华山的描绘,展现了华山的自然风光和险峻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