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维凌皱玉,辍棹理孤筇。
游遍三天竺,行穷九里松。
泉声依石细,山色共秋浓。
佳处吾能识,幽岩倚秀峰。

【注释】:

买舟至九里松游三天竺:到浙江天台山的九里松和三摩耶树游览。

解维凌皱玉,辍棹理孤筇:把船解开,让它在江上漂浮;停下船桨,收拾好竹杖(筇)。

游遍三天竺,行穷九里松:游览遍了三座山峰(三天竺)和九里松。

泉声依石细,山色共秋浓:泉水的声音仿佛依附在石头上那么细小;山色与秋天的颜色一样浓郁。

佳处吾能识,幽岩倚秀峰:好的景色我都能认识,幽深的岩石靠在秀丽的山峰上。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游览名胜天台山的经历。

首句“买舟至九里松游三天竺”,写诗人来到天台山,买了船,到了九里松,游览了天台山的三座山峰(三天竺),这一句点出了地点和时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次句“解维凌皱玉,辍棹理孤筇”,写诗人到了这里,放下船桨,收拾好竹杖。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到达后的行动,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三、四句“游遍三天竺,行穷九里松”,进一步描绘了天台山的自然景观。这两句话中,“游遍”与“行穷”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三天竺”、“九里松”则分别指天台山中的三座山峰和一段很长的山路。

第五、六句“泉声依石细,山色共秋浓”,是说泉水的声音似乎依附在石头上,又好像秋天的色彩一样浓重。这两句既描写了天台山的山水之美,也体现了诗人的感受。

最后两句“佳处吾能识,幽岩倚秀峰”。意思是说,美好的地方我能认识,幽深的岩石靠在秀美的山峰上。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也表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整首小诗写得简洁明了,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