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仕叹迟暮,卜居城北偏。
已教山白石,只欠沼清泉。
帘透一檐月,窗横数尺天。
杂花还映竹,故故自芳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译文:
我羡慕官场的生活,但又叹息自己的仕途太迟暮了。我想在城北找一块僻静的地方居住。我已经找到了山中的白石,但还缺少清泉的滋润。
帘幕透进了一院月光,窗户外横亘数尺的天空。百花映衬着竹子的美丽,它们依然那么鲜艳迷人。
注释:
- 次韵李大著春日杂诗十首:这是王维对李大著《春日杂诗》的回应,采用了相同的主题和形式。
- 漫仕叹迟暮:感叹自己一生奔波,到了晚年感到时间流逝太快。
- 卜居城北偏:选择在城北的一角定居。
- 已教山白石:已经发现了山上的白色石头。
- 只欠沼清泉:还需要找到清澈的泉水来滋养环境。
- 帘透一檐月:透过竹帘看到一院的月光。
- 窗横数尺天:窗户外横亘了数尺的天空。
- 杂花还映竹:各种花草映衬着竹子的优美。
- 故故自芳妍:因此自然显得更加美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景色的赞赏。开头两句“漫仕叹迟暮,卜居城北偏”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接着,“已教山白石,只欠沼清泉”,诗人通过寻找自然的美来填补内心的空缺,表达了一种与世俗保持距离的愿望。
“帘透一檐月,窗横数尺天”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夜晚美景的欣赏,通过窗户看到月光和天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杂花还映竹,故故自芳妍”则赞美了竹林和花朵的和谐共存,强调了自然美的永恒和持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