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魂梦到庐山,今日亲游鬓已斑。
聊复挥毫吟紫翠,未妨拄颊对孱颜。
遥看飞瀑三千丈,近去青天咫尺间。
不为白云频属念,应游此地不知还。
注释:
- 少年魂梦到庐山:年轻时的梦魂经常梦见庐山。
- 今日亲游鬓已斑:今天我亲自游览,但头发已经花白了。
- 聊复挥毫吟紫翠:姑且挥笔写诗赞美紫色的山色和翠绿的树木。
- 未妨拄颊对孱颜:也无妨拄着拐杖面对苍老的脸。
- 遥看飞瀑三千丈:远远看去瀑布如千丈长。
- 近去青天咫尺间:走近时发现瀑布就在天空中那么近。
- 不为白云频属念:我不再频繁地想念白云。
- 应游此地不知还:应该来这里游玩,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庐山的一次深情的追忆与描绘。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年轻时就对庐山充满了向往之情,而今天自己已经白发苍苍,仍然能在这里游览,不禁感慨万千。
首句“少年魂梦到庐山”直接点明了诗人早年对庐山的向往与憧憬。这里的“魂梦”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庐山深深的思念,又暗示了他对庐山那种难以名状、无法言说的情愫。
第二句“今日亲游鬓已斑”,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年华老去、白发苍苍的形象。然而,尽管岁月如梭,诗人依然能够亲赴庐山,这种豁达的胸襟与乐观的精神令人敬佩。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更是通过挥毫吟咏、拄颊对苍颜等细节描写,将自己对庐山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最后两句“遥看飞瀑三千丈,近去青天咫尺间”,更是将庐山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流畅的行文,将诗人对庐山的深厚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