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萧萧知更稀,回头五十四年非。
花添病眼正临卷,春满故园犹未归。
止酒独醒陶靖节,寄诗相忆谢玄晖。
若为比得新篇美,西蜀江头锦一机。
【注释】华发萧萧:形容头发花白。知更稀:指知天命之年。回头五十四年:回溯过去五十四个年头。病眼:指老眼已昏花,看东西模糊不清。陶靖节:陶渊明,字元亮。谢玄晖:谢朓,字宣远。
【译文】白发渐添,知道自己的岁数不多了,回首往事,不觉感叹,自己已经过了五十四的年纪。病眼正因春天的来临而更加模糊,但家乡依然没有归去。独醒自斟,陶渊明饮酒止酒;寄诗相忆,我思念故国。如何能比得上新的文章美丽?西蜀江头,锦机织锦,锦机上的锦绣如云霞般绚烂。
【赏析】诗人在成都试院,偶读友人马驹父寄来的诗作《见寄》,感慨良多,于是作此诗以酬答。
首联“华发萧萧知更稀,回头五十四年非。”起笔便写自己鬓发斑白的衰老景象和对年华虚度的慨叹。诗人以“华发萧萧”来表现自己的老态,用“知更稀”三字,则又写出了自己年事已高、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回首五十四年非”,诗人回顾了自己一生的历程,回顾中充满了感慨,也饱含着自豪。因为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从政、为官、做官,一直到辞官归隐,其间经历的种种艰难曲折,都使他深感人生不易,从而发出“回首五十四年非”的感慨。
颔联“花添病眼正临卷,春满故园犹未归。”紧承上文,写自己读书时的景象。诗人在书房里读书,眼睛由于年事已高,视力大不如前,再加上生病,视线模糊,所以只能“正临卷”。而故乡的景色却历历在目,春天的气息也弥漫在故乡。可是,他还没有回到故乡。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在病中坚持读书的精神,也表现出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颈联“止酒独醒陶靖节,寄诗相忆谢玄晖。”“陶靖节”指的是陶渊明。陶渊明在晋朝末年曾做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小官,晚年辞官归隐田园。《宋书·隐逸传》说他“性恬静少言……不慕荣利……常采撷园蔬……以为性真处世,罕与众共”。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写的《归园田居》组诗,是他隐居后的生活写照,表现了他热爱自然、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陶渊明爱酒,他的《饮酒》诗中就有不少描写饮酒的句子。陶渊明有诗曰:“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觞咏继序,壶觞为邻”,这两句诗表现了陶渊明热爱酒的精神。同时,陶渊明又是位喜欢吟诗的人,他的《杂诗》中写道:“弱龄寄世事,垂老还复始。”这里的“弱龄”就是指年轻的时候。“弱龄寄世事”是说年轻的时候把世事当作寄托,“垂老还复始”则是说到了晚年才重新回到现实中来。这里“寄诗相忆”就是借酒抒怀,表达出他怀念友人、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谢朓是南朝齐代著名诗人。据《南史·谢眺传》记载,谢朓早年曾任宣城太守,后来又出任永嘉太守,最后担任尚书吏部郎兼御史中丞、金紫光禄大夫等职。他在任职期间,经常到会稽游览名胜古迹。谢朓的诗多写山水之美,其中尤以写江天景物的名篇较多,如《入若耶溪》、《夜发清渚戍》《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篇都是脍炙人口的好诗。这里“寄诗相忆”即是指诗人写给友人的诗。
尾联“若为比得新篇美,西蜀江头锦一机。”“若为”,何为之意,相当于“为什么”的意思。“西蜀”,泛指四川一带。这句的意思是:为什么要比得上我那美好的新文章呢?“锦一机”指的是蜀地所产的锦,这里用来比喻诗歌。诗人在结尾一句中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希望友人能把自己写的新文章与自己所创作的新诗歌进行比较,看看谁更好。
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试院作的一首酬答诗,它通过回忆往事,表现了自己年华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