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郡经生满鳣堂,那能斗酒博西凉。
晚年刻意玄虚讲,蚤岁留心翰墨场。
怜我无毡寒坐客,分公燕寝旧清香。
相逢一笑宁多得,归去匆匆有底忙。

【译文】

八郡的经生都聚满了鳣堂,哪能像他们斗酒博西凉。

晚年刻意研究玄虚讲学,早年留心翰墨场。

怜悯我无毡坐客,分得公燕寝旧清香。

相逢大笑宁多得,归去匆匆有底忙。

【注释】

陈知府体仁:指南宋理宗皇帝宠臣贾似道。

次韵奉酬:作诗以酬答。

龙涎数十饼:形容陈体仁送的美食很多。

讲会甚盛:讲学讨论十分兴盛。

玄虚:玄学、道教等虚无主义的学说。

翰墨场:指文墨书香的学术场所。

怜我:怜爱我。

寒坐:受冻而坐着。

分公燕寝旧清香:比喻陈体仁的书房很清雅。

宁多得:宁可少得一些。

有底忙:有什么可忙的呢?

【赏析】

这首酬答诗写在淳祐九年(1249)八月,诗人在陈体仁家过中秋,陈体仁送来许多月饼,诗人写了一首七律来酬答,并作《和陈体仁七夕试院诗》。

这首诗先写陈体仁赠物之丰,然后抒发了对陈体仁为人的敬慕之情。“八郡经生的满鳣堂”一句,写陈体仁的学问之高,门生之多,为下文做铺垫。颔联两句用典,上句是说贾似道与陆游同朝时,陆游曾因不能与之竞争,而自叹不如;下句是说陆游当年读书时,陈体仁曾经给他推荐过。颈联两句写自己当时的生活情况:既没有毡席,也不像其他客人那样受主人款待;然而诗人并不感到委屈,因为陈体仁是他的恩师。尾联两句写自己对陈体仁的景仰之情。

这首诗的首联,点明题旨——酬答陈体仁的赠物之礼,即所谓“次韵奉酬”。颔联两句,承“试院诗”而言,说明自己的学问不浅,只是未能得到重用,所以不能参加陈体仁的聚会,只能在陈体仁家中作客。颈联两句,承“试院诗”而来,说明自己的生活状况不佳,但并不抱怨陈体仁,反而感激他对自己的关心与厚爱。尾联两句,承“试院诗”而发,说自己虽然不能参加陈体仁的集会,但还是愿意与他结交,因为他的人品好,学问渊博,值得交往。整首诗语言流畅易懂,感情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作者对陈体仁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