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岩寒气凛兢兢,入户神清思亦澄。
似应如非声澒洞,已垂未落石崚嶒。
深于豳俗藏冰室,险过文王避雨陵。
刮藓磨崖书淡墨,胜游聊复记吾曾。
空岩寒气凛兢兢,入户神清思亦澄。
似应如非声澒洞,已垂未落石崚嶒。
深于豳俗藏冰室,险过文王避雨陵。
刮藓磨崖书淡墨,胜游聊复记吾曾。
注释:
- 空岩寒气凛兢兢:形容山洞的寒冷气氛。
- 入户神清思亦澄:当人进入山洞时,感受到清新的空气,思绪也变得清澈透明。
- 似应如非声澒洞:好像应和而实际并非的声音,形容声音空洞或模糊不清。
- 已垂未落石崚嶒:已经落下但尚未完全落定的石头,形容山峰的陡峭或危险。
- 深于豳俗藏冰室:比豳族人民的居住地更深邃。
- 险过文王避雨陵:比周文王避难的陵墓还危险。
- 刮藓磨崖书淡墨:在岩石上刮去藓类植物,在上面书写淡色的墨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冯家洞时的感受。首句“空岩寒气凛兢兢”写出了冯家洞的空寂与冷凉,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第二句“入户神清思亦澄”则表达了进入洞内后,空气清新,思绪也随之变得清晰。第三句“似应如非声澒洞”则描绘了声音的空洞、模糊,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第四句“已垂未落石崚嶒”则进一步强调了山石的陡峭,让人感到惊险。第五句“深于豳俗藏冰室”则将洞穴比作豳族人民的居住地,显示出其深邃。第六句“险过文王避雨陵”则将洞穴比作周文王避难的陵墓,表现出其危险。最后一句“刮藓磨崖书淡墨”则是说在岩石上刮去藓类植物,在上面书写淡色的墨汁,展现了作者在冯家洞留下的痕迹。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冯家洞的幽静、险峻,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