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窗虚夜气清,草间何处乱蛙鸣。
休论公地兼私地,且听萝根呷呷声。
【注释】
雨过窗虚夜气清:雨后空气清新,窗户因雨而显得空明。
草间何处乱蛙鸣:草丛中什么地方会有青蛙乱叫?
休论公地兼私地:不必去讨论公地和私地的问题。
且听萝根呷呷声:暂且听听萝根发出的声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雨后的夜晚所感,雨过之后,空气清新,窗外的景物都清晰起来,但这时却有蛙鸣之声传来。作者没有去理会那些公地和私地的区别,而是静静地聆听着萝根发出的声响,感受着自然的美好。
诗以写景开始。首句“雨过窗虚夜气清”,写雨后天气之清朗,窗前之空明,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幽静、清远。次句“草间何处乱蛙鸣”,描写了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所听到的蛙鸣声,这声音虽然打破了静寂,但也更增添了几分生机,使诗人不禁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青春岁月。
三、四句则转入议论。“休论公地兼私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公地私地的看法,即无需再去争论什么。“且听萝根呷呷声”,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他不愿去理会那些世俗之事,只想静静地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自然的韵律。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通过对雨后景象、蛙鸣声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