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自是廊庙器,五马一麾聊尔耳。
今年清净狱既空,去岁丰登米不贵。
郡中九贤政可十,京兆三王何足四。
乘闲领客宴江阁,对景题诗忘肉味。
坐间僚属总文采,笔下波澜更源委。
夏木阴阴啼鸟喧,烟波渺渺轻帆驶。
错落觥筹略达尊,从容笑语穷幽意。
嗟予薄命捩翻羹,卧病空斋吟拥鼻。
画㦸凝香不同赋,白衣送酒犹沾醉。
追攀逸韵苦无才,想像清欢欲生翅。
兰亭被罚定非佳,金谷望尘吁可愧。
他年江左仰遗风,应有画图传盛事。

侍御宴僚属于番江楼,以卧病不克与分韵得四字。

使君自是廊庙器,五马一麾聊尔耳。

今年清净狱既空,去岁丰登米不贵。

郡中九贤政可十,京兆三王何足四。

乘闲领客宴江阁,对景题诗忘肉味。

坐间僚属总文采,笔下波澜更源委。

夏木阴阴啼鸟喧,烟波渺渺轻帆驶。

错落觥筹略达尊,从容笑语穷幽意。

嗟予薄命捩翻羹,卧病空斋吟拥鼻。

画㦸凝香不同赋,白衣送酒犹沾醉。

追攀逸韵苦无才,想像清欢欲生翅。

兰亭被罚定非佳,金谷望尘吁可愧。

他年江左仰遗风,应有画图传盛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它通过描绘一幅宴会场景,展现了诗人在政治生涯中的无奈和辛酸。全诗通过对宴会的描写和对人物、事件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第一句“侍御宴僚属于番江楼”,描述了宴会的场景和环境。这里的“侍御”是指皇帝的使者,而“属于番江楼”则表明了宴会的地点。这一描述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庄重而典雅的氛围。

第二句“使君自是廊庙器,五马一麾聊尔耳。”则进一步揭示了宴会主人的身份和地位。这里,“使君”是指地方官员,而“廊庙器”则表示其具备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和能力。然而,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和自己的无力改变,宴会的主人只能选择暂时退避锋芒,用“五马一麾”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悲凉。

第三句“今年清净狱既空,去岁丰登米不贵。”则转向了对过去一年的经济情况的描述。这里的“清净狱”指的是监狱的空虚,意味着司法的公正和清明;而“丰登米不贵”则反映了丰收的喜悦和百姓的安宁。这一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政治清明和经济繁荣的赞美。

第四句“郡中九贤政可十,京兆三王何足四。”则是对当地官员的赞赏和比较。这里的“郡中九贤”指的是当地的有识之士,他们的存在使得地方更加繁荣昌盛;而“京兆三王”则指的是京城内的三位重要人物,他们的能力和地位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官员。这一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优秀人才的重视和推崇。

第五句“乘闲领客宴江阁,对景题诗忘肉味。”则是对宴会氛围和个人情感的描述。这里的“乘闲领客”意味着在闲暇之余与客人共度时光,享受友情和欢乐;而“对景题诗忘肉味”则表达了诗人在美好的景色面前忘却了食欲和烦恼,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美好感受。

第六句“坐间僚属总文采,笔下波澜更源委。”则继续描述了宴会中的文学氛围和个人才华。这里的“僚属”指的是宴会中的文人雅士们,他们的才华横溢和学识渊博让人赞叹不已;而“笔下波澜更源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文人雅士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技艺的钦佩之情。

第七句“夏木阴阴啼鸟喧,烟波渺渺轻帆驶。”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这里的“夏木阴阴”意味着树木茂盛、郁郁葱葱的景象;而“啼鸟喧”则描绘了鸟儿欢快地鸣叫的情景。这些自然元素的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

第八句“错落觥筹略达尊,从容笑语穷幽意。”则转向了对宴会气氛的描述。这里的“错落觥筹”指的是酒杯交错、酒水流淌的画面;而“从容笑语”则表达了人们相互之间的友好交流和轻松愉悦的心情。这种和谐的氛围让人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的友谊。

第九句“嗟予薄命捩翻羹,卧病空斋吟拥鼻。”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感慨和无奈。这里的“薄命”指的是命运多舛、遭遇不幸;而“捩翻羹”则形容了自己被迫改变自己原本的计划或立场。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之无奈和人生的坎坷,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担忧和忧虑。

第十句“画㦸凝香不同赋,白衣送酒犹沾醉。”则是对宴会中人物形象的描绘。这里的“画㦸凝香”指的是文人雅士们在绘画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品味;而“白衣送酒”则描绘了一位身着白衣的文人在宴会上为大家倒酒的场景。这些细节描绘出了许多文人雅士们的风采和气质。

第十一句“追攀逸韵苦无才,想像清欢欲生翅。”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才能的自谦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里的“追攀逸韵”指的是追求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而“想像清欢”则表达了希望拥有一种纯净而愉悦的生活状态。诗人虽然觉得自己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但仍然渴望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于天地之间。

第十二句“兰亭被罚定非佳,金谷望尘吁可愧。”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上著名文人事件的回忆和感慨。这里的“兰亭”和“金谷”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遗址或景点,分别代表了文人雅集和贵族聚会的场景。诗人通过回顾这些历史事件表达了对于文人墨客风流倜傥、挥洒自如的形象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和遗憾。

第十三句“他年江左仰遗风,应有画图传盛事。”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展望。这里的“江左”指的是古代中国长江以南的地区;而“遗风”则指的是遗留下来的风尚和传统。诗人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风貌,将其传承下去并流传千古。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政治生涯中的无奈和辛酸。全诗通过对宴会的描写和对人物、事件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溯和对未来的期望,展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精神风貌的热爱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