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忧迫发半华,东山有意净胡沙。
公车战策三千牍,腹笥兵书五十家。
好佩青萍光夺月,莫惊赤羽气成霞。
嗟予本亦轻生者,欲渡黄海掷马挝。

【注释】

  1. 十载忧迫发半华:十年的忧愁逼迫,头发都白了。发,通“花”,指年华。
  2. 东山有意净胡沙:在东山上有意清理(匈奴)的侵略。东山,借指隐居之地。
  3. 公车战策三千牍:公车司马令史官署里,有三千份战争策略的奏章(文书)。公车,指汉代皇帝出行时所乘之车,这里借指朝廷。
  4. 腹笥兵书五十家:肚子中装满了(有关作战用的)兵书,共有五十家之多。笥,竹器或木器。
  5. 好佩青萍光夺月:喜欢佩带(青萍剑),光芒可夺月亮。青萍剑,古代兵器名。
  6. 莫惊赤羽气成霞:不要惊动(它发出的)如红羽般的箭气,形成彩霞。
  7. 嗟予本亦轻生者,欲渡黄海掷马挝:可怜我这个本来也以轻生自许的人啊,想要渡过黄海,用马挝去搏击敌人。(黄海指大海,此处指代敌手)。嗟,叹息;予,我。挝,通“挝”,击打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陈正己,生平事迹不详,此诗当作于天宝初年(公元七四三年)。当时诗人与陈正己同在朝为官,因政治见解不和而相别。此诗是诗人送别的赠答之作。
    首联写自己从青年时代起便有经世济民之志,到现在已经十年了,但报国无门。“忧迫”是说长期被朝廷压抑,不得施展自己的才能。“发半华”是说自己头发已经半白。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颔联写自己有治国平天下的谋略,可惜没有机会施展抱负。“公车”指的是汉朝的太学,是朝廷选士的场所,这里比喻朝廷(皇帝身边)这个施展抱负的地方。“战策三千牍”意思是说自己有治国平天下的谋略,可惜没有机会施展抱负。“腹笥兵书五十家”意思是说肚子里装满了作战用的兵书,共有五十家之多。这两句通过夸张手法表现了诗人胸怀大志、满腹经纶却报国无门的无奈心情。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自己豪情壮志,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好佩青萍光夺月”意思是说喜欢佩带青萍剑,因为青萍剑的光芒可以夺日月之辉(比喻其锐利无比)。“莫惊赤羽气成霞”意思是说不要惊动(它发出的)如红羽般的箭气,形成彩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尾联写自己本来也是个以轻生自许的人,但是想到要渡过黄海投海自尽,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本亦”是说本来是个以轻生自许的人;“欲度”是指想渡河自沉;“黄海”是指大海,在这里用来比喻敌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以及决心报国的决心。
    此诗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了诗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和决心报国的豪情壮志。全诗风格雄浑豪迈,语言质朴有力,情感深沉激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