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帘下变离声,多少嫱妃掩袂听。
赢得牢愁三万斛,孤舟撑入大梁城。
【注释】
真珠帘:指用珍珠制成的窗帘。变离声:形容宫中的离别之声。嫱妃:指宫女。掩袂听:掩着衣袖,侧着耳朵倾听。牢愁:深深的忧愁。三万斛:形容愁苦很多。大梁城:指汴州。这里借指宋徽宗被俘后的京城开封。
赏析:
这首词作于北宋灭亡后、金朝建立之前,是作者被俘北去途中所作。
上阕以景物描写衬托气氛,表现了被俘者内心的悲愤、痛苦和无奈。
起句“真珠帘下变离声”,写在皇宫中听到离别的声音,这是作者从汴京被虏到北地的真实感受。“真珠帘”即指宫里的珠帘,它象征着繁华富丽、金碧辉煌的汴京,而“下变离声”则是指宫人听到皇帝被掳去的哀乐,感到悲伤。“多少嫱妃掩袂听”,嫱,古时对美女的称呼。这句说有多少嫔妃都掩着衣袖,听这哀乐。“多少”二字说明被俘虏的宫女之多,她们的心情可想而知。“多少”一词,突出其数量之多,也暗示了其人之众多,更凸显出被俘者的悲痛。“赢得牢愁三万斛”,意思是被俘者愁思重重,就像被囚禁的人有三万石粮食一样。这里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被俘者内心沉重的愁苦。接着,“孤舟撑入大梁城”,被俘者被押至大梁城(今河南开封市),他们只能像孤舟一样挣扎前行。这里的“孤舟”与上阕的“真珠帘”、“嫱妃”相对应,进一步烘托了气氛,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下阕主要抒发了对汴京的思念之情。“汴京”在这里是汴梁的别称,即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作者由汴京被虏到北地,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怀念之情。“孤舟撑入大梁城”,表达了作者身陷囹固却仍心系汴梁的心情。“孤舟”二字写出了自己身处困境却依然关心故土的情状。“汴京”二字则是作者对故土的思念之情的最好体现。
全篇语言质朴,情感真切。通过景物描写和比喻等手法,将作者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被俘虏者在北地的凄惨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