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儿童岁,曾陪竹马游。
芗林叨共席,泛宅幸同舟。
忽忽三年别,堂堂万事休。
孤风亭下梦,犹记曩时不。
【注释】
- 《挽向伯恭侍郎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为悼念友人而作的诗。2. 竹马:古代的一种游戏工具,用竹子制成,孩子们骑在马身上,互相追逐玩耍。3. 芗林:指种植香草的地方,也泛指山林。4. 泛宅:泛泛地说,不拘泥于一种说法。5. 孤风亭:即东晋王导所建的“清风亭”,位于今河南省郑州市,因王导曾在此避世隐居而得名。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哀悼一位名叫向伯恭的侍郎时所写下的。这位侍郎曾在他年幼的时候陪伴过他玩竹马的游戏;他们也曾共同在芗林中享受过美好的时光;他们还一同乘船出游,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然而,如今他们却已经分别了三年,而他的事业却已达到了辉煌的巅峰。
首句中的“昔在儿童岁”表明了诗人与向伯恭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在童年时期共同玩耍的情景;第二句中的“曾陪竹马游”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们在游戏中的快乐时光;第三句中的“叨共席”则表达了诗人与向伯恭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在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情感;第四句中的“泛宅幸同舟”则描绘了他们在生活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的情景。
第五至八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其中,“忽忽三年别”表达了诗人对与向伯恭分离的不舍之情;“堂堂万事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事业成功的喜悦;“孤风亭下梦”则暗示了他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而“犹记曩时不”则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