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清尊要及辰,谁令形迹滞瓯闽。
饶阳城畔趋庭子,长乐坡前入幕宾。
并倚门闾吾二老,相求原隰汝三人。
借令不共黄花酒,莫与西风作后尘。

【解析】

本诗是杜甫在天宝十四载(755)九月所作。这一年九月,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诗人避乱于华州。此诗作于华州。“同逢子韵寄逮子促其归”,意为:同为有家眷的人,我写信来督促你赶快回家。“九日清尊要及辰,谁令形迹滞瓯闽。”这是第一联,大意是:今年重阳节,我要喝上几杯清酒,直到黄昏时分;是谁使我滞留在这瓯闽(今福建建阳一带)的家乡呢?“饶阳城畔趋庭子,长乐坡前入幕宾。”这是第二联,大意是:当年我也曾像您一样,在饶阳城南门附近求学,现在又在长安城内,和您一同担任幕府中的幕僚了。“并倚门闾吾二老,相求原隰汝三人。”这是第三联,大意是:我和您两家老人都倚门而立,相互请求着:请你们到原隰之间相聚吧!“借令不共黄花酒,莫与西风作后尘。”这是最后两句,大意是:假如我们能够像这菊花一样,不饮酒的话,那么就请不要被西风所累,成为尘土。

【答案】

①九月九日,诗人欲饮重阳酒,但见天高气爽,秋高气肃,于是便想到自己流落他乡,不能和亲人团聚。

②诗人以自己的身世经历来比拟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③诗人以自己的身份来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之情。

④诗人用菊花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品格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