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山家两寂然,小窗下有白头禅。
微风不动炉烟直,永日方中树影圆。
隐几读书长竟夕,闭门觅句可忘年。
幸无驷马高车客,触忤幽人到眼边。

【注释】

野寺山家:指隐士的山居。两寂然:指静寂无人,与尘世隔绝。小窗:僧房。白头禅:白发的僧人,即老衲、和尚。微风不动炉烟直:形容炉中香烟袅袅,不因风动而飘散。方中:指正午时分。树影圆:指树影在庭院中投下圆形的影子。隐几读书:在幽静之处安坐读书。竟夕:整夜,长夜。闭门觅句:闭门不出,独自冥思苦想作诗。可忘年:可以忘却自己的年龄。幸无驷马高车客:幸得没有骑马坐车的客人来打扰。触忤(wǔ)幽人:触犯了山居的幽人。

【译文】

寺院里寂静无声,山中小屋更显得清幽空灵,僧房的窗户下,坐着一位发白的老衲。

微风吹拂着炉烟直上,阳光照耀下的庭院中树影圆圆。

在山居幽静处安坐读书直至天亮,闭门独处冥思苦想作诗,竟然忘却了自己的年纪。

幸运地没有骑马坐车的宾客来打扰,只让那触犯了山居幽人的客人来到面前。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山林时的所做,反映了诗人对恬淡宁静生活的向往。

第一首写山居幽深之景,第二首写山居清幽之境,第三首写山居闲适之趣,第四首写山居安然之态。全诗以“山家”为题,从四方面描写山居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联点出“山家”,描绘了一幅“野寺山家两寂然”的景象。颔联则进一步渲染这种幽静的氛围。颈联通过“隐几读书”和“闭门觅句”两个细节,表现诗人远离尘嚣、自得其乐的悠闲生活。尾联以“幸无驷马高车客”作为结束,既写出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恶之情,也表明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宁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